东北网10月19日电 17日下午,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分组审议了省政府《关于黑龙江省地方国企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
审议时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目前,黑龙江省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实现了产权多元化;政策性破产任务完成较好,一些劣势国有企业有序退出;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辅业改制进展顺利;国有企业债务得到妥善处置;一批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在改制重组中做大做强;再就业、下岗职工安置、失业保险并轨及社会保障工作得当。
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进一步解决政企、政资分开问题,省政府应抓紧进行部门直管企业改制脱钩工作,并将其纳入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实现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分开。进一步解决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组建大公司、大集团问题,目前的国企改革与黑龙江省六大基地建设、经济全面发展结合的不够紧密,建议将国企改革与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全面发展整体兼顾起来,在一户一户地抓好国有企业微观改革的同时,从宏观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下决心打破条块分割,国有资产跨行业,跨地区,跨中央、省、市层级的战略性重组,并招商引进国内外一流的战略投资者,上市融资,对外并购,做大做强一批黑龙江省的大公司。
组成人员还建议,进一步创造优良的改革环境,省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宣传、组织和领导力度,在全省进一步形成浓厚的改革氛围;在重大问题上加强对各部门、各地区的协调。为夺取改革攻坚的胜利,需要多渠道筹集改革成本,省政府应将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全部用于企业改制,变向少数企业投资“输血”为支持改革形成“造血”机制;支持国资委搭建融资平台,通过债务重组和企业重组、股权重组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用国有资产变现收益支付改革成本。应坚持产权交易一律进入市场,公开、竞争交易,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组成人员在审议时还建议,应进一步严把招商关,把真正的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引进来,防止战略投资者变成“偷资者”。要注重国企改革效果,把黑龙江省知名品牌做大做强。在国企改革中要妥善处置好职工安置问题,切实保障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对公用事业单位改革要慎重,不能仅一卖了之,要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