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0日电 昨天,我省青年环保组织“绿色龙江”的环保志愿者致电本报,对有关部门允许猎捕野猪的行为表示异议,希望能得到我省各个环保社团的支持:共同呼吁政府有关部门采取必要措施,寻求合理的替代方案,尽最大可能保护野猪!不要猎杀野猪!
“绿色龙江”青年环保组织的理事长张亚东告诉记者,看到媒体报道“省林业部门近日批复了受野猪危害比较严重的牡丹江和鸡西两市的申请,允许这两地有组织地适当猎捕野猪的决定”,他们感到很震惊,并自发召集起来,联名发出倡议保护野猪,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停止该决定,采取妥善的方式解决因野猪数目增多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张亚东说,野猪是东北虎在野外的主要食物源。在“2005黑龙江使者”行动中,东北农业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动物保护志愿者们曾以实地踏访的方式,对东北虎的栖息地进行调查研究。2005年下半年,在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WCS)的资助下,“绿色龙江”组织了哈尔滨多所高校的环保志愿者,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保护东北虎的考察、宣传和环境教育活动。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环保社团的活动报告中,大家一致认为只有保护好东北虎的栖息地和食物源才能期待东北虎尽早地再次归来。只有野猪多的地方才会吸引东北虎的到来,因此对野猪应该加以保护,而不应人为地猎捕。
面对野猪对人的“侵犯”,“绿色龙江”的志愿者们建议不要用猎捕的方法控制野猪的数量。他们表示,野猪之所以与人发生冲突,是由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和生态环境变好造成的。人口增多了,农户将耕地开到了山根下,人口增多,耕地范围逐渐扩大,无形中削减了动物活动的范围,因此野生动物势必侵袭被人类占用的范围。
生态移民,可解决野生动物与农户利益之间的矛盾。据志愿者们介绍,针对野猪数量增多危害农民庄稼,北京市延庆县没有采取捕杀的行为,而是从保护生态出发,人给“猪”让地方,把野猪生活区的农民全部迁走。从上世纪90年代起,该县陆续对一些山村进行搬迁,截至目前已有3万多人迁出山区。对不能移民的地方,延庆县还制定出台《野生动物造成损害的补偿办法》,成立补偿鉴定小组。随着野生动物迅速繁衍,补偿金也逐年增多。
对于受害农民,志愿者们建议政府通过出台一些政策对农民进行保护,包括给予受野猪侵害的农民适当补偿;可以考虑通过相关基金会和组织等,引进一定资金给予补偿。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听取专家和民间环保组织意见,做到公众参与,共同考虑问题,提出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法。
相关链接
绿色龙江青年环保组织,成立于2004年,由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我省的12所高校的14家环保社团,以及一些优秀的环保志愿者组成的环境保护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