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3日电 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和谐文化建设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何颖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恩中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在这里《决定》为我们指明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方向。
和谐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河与价值取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树立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与道德规范,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和谐文化是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
和谐文化的建设要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六中全会提出的新的重要概念,它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的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和谐文化的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新年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战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和和谐化建设就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与价值取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树立社会和谐的理念信念与道德规范,坚持和实行有序的社会道德准则。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和谐文化建设就是要树立和谐的价值取向。
和谐文化,实质是一种价值观。和谐文化的本质在于用“和谐”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即建立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并将其作为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思想内核,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崇高和谐的价值取向。
我们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但对和谐问题也要持辨证的观点。要看到,和谐,只是社会运行状态的一种最高境界、最高理想。现实存在事物和社会,既没有绝对的和谐,也没有绝对的不和谐,和谐与不和谐都是相对的。社会是否和谐,并不在于是否彻底消除了不和谐因素,而在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因素是否占主导地位。因此,我们建设和谐文化,并不是无视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更不是要掩盖和抹杀这些矛盾。恰恰相反,是要正视这些矛盾,鼓励人们用适当的方式去解决这些矛盾,在解决矛盾的基础上争取达到比较和谐的状态。
和谐的价值取向在社会生活发挥着评判功能、凝聚功能、教化功能和定向功能,给和谐以肯定、赞扬、褒奖和倡导,鼓励一切事物的发展,促进各种和谐因素的增长;通过对和谐的肯定评价和相应的奖惩褒贬,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以及法律规范、行为准则、以指导和月素各种社会行为。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和谐文化建设就是要培育和谐的文化精神。
我们追求和谐,就要将其内化和优化为人的一种精神和意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伟大得失也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得失也。我们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团结统一、独立自主、奋发图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奋发进取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最大限度的形成社会公共精神与思想共识。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吸收简介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独特性文化的存在,使世界文化具有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长处,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西方文化对个人独立自主精神的强调、对科学理性精神的推崇、对民主法制精神的追求、对人的价值重视等等内容,是我们建设和谐文化值得吸收借鉴的重要内容,从而与我们的民族精神相融合构成时代精神的表征。当然,对于西方文化精神中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想观念,我们必须要坚决的抵制。可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构建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和谐文化建设就是要倡导和谐的理念与信念。
理想、顾名思义,它是指人们关于未来走向的特殊观念系统。即是人们在处理发展方向问题、特别是那么普遍性发展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的总和。理想特有的基础,是人们头脑中有关的信念、信仰的系统。人们的社会理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方式、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它的力量是巨大的。和谐的理念与信念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感受,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与倡导。和谐的理想与信念就是要使全社会的人在思想上尽可能的达到共识,以促进人们思想理念的和谐。和谐的理想与信念的内容是丰富的,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和谐发展的主导理念;平等友爱、团结互助、诚信和谐、人际融洽的行为理念。和谐理念是人们所依附的精神家园,也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之一;和谐理念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方向,支撑起人们的精神世界,给人们以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目标和力量,引领着现实社会向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和谐文化建设就是要建立与实行和谐社会道德规范。
建设和谐文化,要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帮助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社会,尤其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人际关系;要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加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要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充分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和谐文化建设就是要加强和谐的制度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制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在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重要坚持公平正义原则,要以制度的公平与正义保证公民在人格、权利、机会、规则等方面的平等;以制度的公平与正义保护人民的基本人权,保障社会多元化、防止社会分裂化;以制度的公平与正义调节各社会成员间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以制度的公平与正义在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平衡;以制度的公平与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和谐文化建设就是要调试和谐心理。调试和谐的心理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谐文化建设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要注重培育理想道德人格,要培育关爱他人、诚实守信、克已奉献、积极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要培育和建设丰富、健康、高雅的精神生活;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总之,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和谐是人民团结、社会稳定、制度规范、关系融洽、发展有序的最高表现。我们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才能保证我们的精神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才能保证我们的文化建设取得重要的成果,才能建设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创造出既具有社会主义先进性、又具民族性的共同理想与和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