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7日电 25日,51岁的阿城师范学校老校工马永春在弥留之际,决定无偿捐献眼角膜,他的心愿朴实而真诚———用自己的眼睛帮助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
马永春是阿城师范学校一名普通工人。去年6月15日,阿城师范学校360余名师生签署了捐献眼角膜的协议,51岁的老校工马永春就是其中的一位。
马永春虽然不是教师,却一直以真挚的情怀和善良的爱心帮助着困难学生。他得知98级学生张再芳家境贫困,从家里拿来衣物送给张再芳,并在生活细微处帮助张再芳直到毕业;99级一名单亲学生连续拖欠学费,他便经常将这名学生带回家中就餐,减轻其生活负担;在学校组织的多次救灾、扶贫捐款中,他捐献的数额总是超过标准。
23日,患胃癌晚期的马永春意识到自己将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于是他急切地要求家属尽快联系黑龙江省眼库,决定在身后无偿捐献双眼角膜。
25日下午,记者随省眼库中心主任、哈医大眼科附属医院刘平院长一行来到马永春家中时,躺在床上的他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刘平为他进行了眼底检查后表示,马永春的眼睛状况十分好,马永春激动地说:“我走了,什么都将化为灰烬,能够把角膜捐给需要的人,让他们重见光明,也算自己对社会的一点回报。”
据省眼库中心刘平主任介绍,角膜移植已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移植手术,然而,因角膜供体极度匮乏,许多可以重见光明的患者正在黑暗中苦苦等待,也有很多患者因为没有角膜供体,延误治疗而成为永久的遗憾。继闫阿红之后,我省眼角膜的捐献工作已经逐步好转,目前已有上千名市民与省眼库签订了捐献协议,但目前眼库中的眼角膜仍然是零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