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0日电 “1994年11月18日,小狮子狗,出生4个多月,体重6.1斤,取名宝宝;佳佳,1998年街头捡来,体重15斤……”哈尔滨的李敏阿姨笔记本上全是这样的信息,这个笔记本记录着她13年来拾到的流浪动物的信息,见证了她热心救助流浪动物的爱心故事。
“看到流浪的动物,我就忍不住想帮它们。为了不让人遗弃动物,我没少跟人吵架,很多人都说我多管闲事。”从1993年李阿姨从街上捡回第一只流浪宠物到现在,已经有13个年头了,捡回的宠物也有上百只。这些被人遗弃的宠物,多数患有各种疾病或身带残疾,李阿姨自费为这些宠物治病,然后再将它们送给愿意收养宠物的人家。李阿姨为捡回来的小动物取了名字,用一个笔记本记下了救助的流浪动物的信息,被救时多大、什么品种、体重多少、患有什么疾病、被送走时什么情况都被详细地记载下来。
最让李阿姨难忘的是一只叫“歪歪”的残疾狗。1998年,李阿姨听说有一只瘫痪的京巴被人遗弃在道外狗市,李阿姨连续找了两天,终于在路边的水沟旁找到这只已经瘦得皮包骨的京巴。当时这只京巴已不能正常行走,只能依靠四肢和肚子在地上爬行,身上脏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李阿姨不顾京巴身上散发出的难闻气味,将它抱回了家,取名“歪歪”。经过精心的治疗和喂养,“歪歪”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并对李阿姨极其依恋,只要李阿姨在家,“歪歪”就赖在李阿姨怀里,陪在她身边。
退休的李阿姨依靠自己每月不足500元的退休金和女儿给的1000元钱照顾捡来的流浪动物,经常入不敷出,但仍有人听说她收养流浪动物后,要将自己家不要的猫、狗送给她,让她很为难。李阿姨说,小动物并没有错,它们更不会嫌贫爱富。无论养宠物的人家庭条件如何,只要用心爱护小动物,它们都会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这些已经习惯家庭生活的宠物根本没法独力在哈尔滨的冬天活下去。希望有更多的人爱护动物,不要再遗弃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