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7日电 25日,哈市普降入冬以来最大一场雪,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按照雪天公安交通黄色应急预案要求,采取紧急措施保证道路交通顺畅。据统计,25日13时至昨天13时,全市市区交通事故发生起数比平时略有上升,其中多为轻微刮碰和追尾等事故。
另据省、市交通广播电台报道,25日19时30分,301国道哈尔滨至牡丹江352公里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多车连环相撞,事故造成2人死亡、多人受伤。尚志交警大队连夜开展工作,使当地交通于昨早6时恢复正常。由于路况等原因,从25日夜起,301国道、哈双、哈同、京哈、哈绥等公路部分路段实施封闭,至昨天10时30分开始陆续恢复通车。
记者26日走上街头,感受入冬首场降雪给市区交通带来的影响。
机动车:
车速慢一倍,“新手”刮碰多
25日13时许,哈市开始降雪。到晚间,雪变成薄冰,路面镜子般光滑。22时许,记者在海城街看到,有两台出租车、一台面包车及一辆公交车在坡路路面上原地打滑或停着,根本无法前行。一名出租车驾驶员告诉记者,因为路太滑,他6个小时跑了还不到一百公里。他打算马上回家,万一发生刮碰就赔钱了。
昨天是周日,加之路况不佳,路面上的社会车辆和私家车比平时少很多,多数是出租车和公交车。9时许,有两辆出租车在宽城街路口相刮,不远处的先锋路上,也有一台轿车打滑碰上了路边石。据一位出租车司机讲,他一早上就看见了十多起刮碰事故。根据经验,他分析刮碰事故中多数是一些“新手”驾驶员。他们驾驶经验少,且不适应冰雪路况,遇到紧急情况采取措施不当发生刮碰。不过事故都不严重,很多人都采取私了的办法。
记者先后在霁虹桥、果戈里大街、海城桥、安发桥等坡路路段和主要街路看到,虽然没有发生大面积拥堵,但车辆的行驶速度都相当缓慢,基本保持在每小时20至30公里,比平时降了一半还多。有的车辆前行困难,乘客干脆下车推车助力前行。
非机动车和行人:
自行车推着走,行人走上车行道
雪路也给非机动车和行人带来诸多不便。昨天9时30分,记者在南岗区和兴路看到,几位骑自行车出行的市民都不得不推着车走,其中一人的自行车边推还边打着滑。在新阳路,一位骑摩托车的人用一只脚着地骑行,以保持车身平衡。
在道里区石头道街口,一辆三轮车因违章被“困”在道中央,致使后面的机动车出现短时间拥堵。
在道外区景阳街,人行道上的步道板落上雪后,十分光滑,一位穿高跟鞋的女士不小心被滑倒,她爬起来赶紧到机动车道上行走,许多行人见状,也不敢在人行道上走,纷纷到车行道上行走,许多过往车辆只得向路中央打舵,以躲避行人。
在曼哈顿等商业区集中路段,交通协管员持小旗在路口指挥行人按线行走,注意安全。但仍有行人不守规则,冒险过街,其中不乏一些老年人。
交警部门:
全员上岗指挥交通
降雪前,哈市交警部门已经通过移动警务通通知全体交警上岗,各辖区大队停止部分内勤工作,将警力全部投放一线。122交通事故报警服务车在各自辖区内巡查。全市10余台事故清障拖车在霁虹桥、二环快速干道上桥处、果戈里大街等坡路地带巡视,随时拖拽抛锚车辆。市区35处交通事故高危路段全部有交警昼夜巡逻。同时,交警部门与市政等多个部门联合配合清雪工作。25日、26日,交警部门出动警力千余人次、各类警车百余台。执勤中,一些出租车故意用雪遮挡车牌,企图违章后逃避处罚。交警部门表示,对此类交通违法行为将发现一起上限处罚一起。
交警提示:
注意信号不要抢行
交警部门提示,机动车在冰雪路面行驶时,驾驶员最好溜边靠一侧行驶,并注意观察信号灯,不要抢行。上坡时要均速低挡行驶,下坡时要减速慢行。遇紧急情况刹车应尽量使用点刹车方式,不要一脚踩死。“新手”驾驶员如果没有十足把握,最好减少出行次数或改乘公交车、出租车出行。在高速公路上,驾驶员遇有冰雪路面、坡路或弯路时应提前减速慢行,在夜间,特别是会车、超车时应注意使用灯光提示对方。行人和非机动车应按章各行其道,尤其在路口要注意观察过往车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通行。老年人出行最好穿防滑鞋和颜色鲜艳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