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7日电 今天出版的《黑龙江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全文如下:
省委九届九次会议提出,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重点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强统筹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就业为民生之本,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加强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这一决议切中实际,科学合理,目标明确,对今后黑龙江省各项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解决黑龙江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矛盾问题,首先要加快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加快发展,社会总体和谐。但横向比较,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不论是质量还是速度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如不奋起直追,与发达地区的距离有进一步拉大的可能。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物质基础来作保障。正是由于我们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才导致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如就业、医疗、住房、教育、养老等方面的问题都非常突出,影响了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是硬道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创造和积累更多的物质财富,让全体人民过上富足安康的生活,社会才能不断趋于和谐。不发展,或是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成了一句空话。
加快经济发展,关键是要善于捕捉发展的机遇。机遇对谁都是公平的,抓住了机遇,就抢得了发展的先机,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乘改革开放东风,珠三角强势崛起引领中国经济大潮,历久不衰;借全国经济重心战略转移的契机长三角日新月异,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而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川、渝等地发展势头迅猛。对黑龙江省来说,目前最大的机遇就是国家正在大力实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及对商品粮基地的各项扶持政策等。
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一机遇,牢牢抓住这一机遇,将国家给予的各项支持政策吃透用足,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为建设和谐龙江打牢基础。
加快经济发展,要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实现科学发展。黑龙江省经济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去不注重发展的质量。一些地方求发展的愿望迫切,就一味地追求发展的速度,唯GDP论,结果虽然发展的数字喜人,却并没有给群众生活带来应有的变化,同时还造成了资源浪费、生态恶化等负面效应,增强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因此,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不断创新发展的思路,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转变传统的以资源消耗型为特征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推进,根据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盲目追求量的扩张,而追求质和量的统一;不盲目追求速度,而追求速度与效益的统一;不盲目追求表面轰轰烈烈的发展,而追求实实在在的、百姓真正从中受益的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还要讲求发展的协调性,让发展成果全民共同享有。发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发展的成果也理应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黑龙江省近年经济发展虽然很快,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很不均衡,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入增长长期缓慢等等,都是社会的不和谐根源。因此,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热潮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实现均衡发展。要继续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把经济工作重点转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逐步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让农村和城市人口共享发展成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目标;建立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也是通往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抢抓机遇,踏实肯干,促和谐人人有责、谋发展万众争先,为建设一个繁荣富足、和谐美好的新龙江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