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6日电2006年1至11月,全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17.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收入50.9亿元,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人均创收4346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五大特点。
数量----由小规模向大规模转变
由2003年的66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17.3万人,农民转移就业已成为多数农民的自觉行动。
输出层次----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
全市转移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管理的6.9万人,从事技术性工作的15.9万人,二者合计占转移总数的20%,比2003年提高8个百分点。
组织方式----由自发向有组织转移转变
全市有组织转移劳动力38万人,占转移总量的33%,比2003年提升15个百分点。
地域----由本地向国内外转变
全市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达78.6万人,占转移总数的68%,比2003年提高近20个百分点。就业的工种由10余个发展到60余个。
时间----由季节性向常年性转变
2006年常年转移达41.7万人,占转移总数的36%。常年转移中有23.6万人已把户口迁移到城镇,有11.9万农村劳动力实现了举家转移。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