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5日电 近年来,哈尔滨市企业越来越注重开展清洁生产。有的企业通过废物利用开发,在探索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哈尔滨市部分企业在治理污染中创出“环保效益”,已经成为一种成功模式,正在全市逐步推广。
哈药总厂:巨资治污引来丰厚回报
哈药总厂投资1.1亿元建设污水处理车间,日处理能力为两万吨,污水实现了全部达标排放。显效的企业环保成果,为哈药总厂换来了丰厚的回报。不久前,全球最大的医药公司———美国辉瑞公司看好哈药总厂在环保方面的能力,两家公司成为合作伙伴。
岁宝热电:“吃”掉污染物“吐”出宝
哈尔滨岁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热电厂投资900多万元上马了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将粉煤灰卖给水泥厂做生产原料,将煤渣通过合作砖厂制成环保砖,每年收益上百万元。
在污水治理方面,该厂厂区的生活污水、生产排放的废水全都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回收到净水箱,再经过滤、离子交换等过程,最终制成除盐水,送回锅炉重新使用。仅此一项,该厂每年就能节约用水成本100多万元。
惠康食品:污染物里淘出“真金”
黑龙江惠康食品公司将以往生产食用油时产出的具有污染性的剩余物质,经过再加工变成新的高附加值产品,从污染物里淘出“真金”。
介绍,该厂从大豆加工成大豆色拉油后排放的废水中,通过技术处理提取剩余物质,经过加工70%转化成了维生素E;剩下的经过加工制成大豆异黄酮,还有一部分剩余物被制成了生物柴油和大豆磷脂,不再产生任何对环境有污染的废弃物。通过在环保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方面的优异表现,惠康食品找到了这种既环保又能创造效益的新路。
哈石化:中水回用年创效益百万
哈石化投巨资使污水处理能力达到每小时400吨,确保了工厂在扩能改造进程中污水处理始终保持达标排放。目前,他们正在进行污水回用二期工程建设,回用水将作为锅炉用水补充水,投用后可年节约67万吨水,年经济效益约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