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从感动哈尔滨人物和事件说和谐文化的道德支撑
2006-12-25 13:39:30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姚德岐 张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25日电 题:从感动哈尔滨人物和事件说和谐文化的道德支撑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史研究室 姚德岐 张伟

  读六中全会《决定》,我们不时回忆起感动哈尔滨的一幕幕催人泪下的人物事件。“感动哈尔滨人物和事件”,以他们的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和行为,感动了哈尔滨和哈尔滨人,引领和激励我们建设和谐文化,创造美好的明天。

  胡锦涛同志今年4月在美国耶鲁大学讲演时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民族特色鲜明,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精神追求,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哲学、创造力和生命力。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和谐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文化形态。构建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又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只有用和谐文化建设引领和谐社会建设,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展现出应有的文化魅力。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就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引导人们树立和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形成团结互助、融洽和谐、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从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道德体系,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

  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文化因素渗入其间,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构建和谐社会,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培育和谐文化,以共同的理想和观念凝聚人群,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才能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

  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感动哈尔滨的人物事件,充分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积极拉动作用,“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以先进典型的感人事例激励人、鞭策人,使之成为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鲜活教材,对推动和谐文化社会建设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