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乏人乘坐线路萎缩 哈尔滨空调大巴“黄”了四条
2006-12-29 16:13:5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永志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29日电 1999年,被视为城市公交“贵族”的空调大巴,正式进入哈尔滨公交运营市场,成为当时公交线路的一大亮点。七年后的今天,车体破损、设施陈旧、环境脏乱成了空调大巴的公众印象,空调大巴成了“没落贵族”。如今空调大巴除了票价依旧高高在上外,已经与普通的公交车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很多空调大巴的车况比普通豪华公交车还差。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由于近几年空调大巴亏损严重,线路已从顶峰时的11条缩减到现在的7条。

  业内人士认为,空调大巴作为城市交通的补充力量,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一方面是市场需求有限,一些空调大巴盲目上线,造成供大于求,使得运营陷入困境;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强行干预”——不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一些空调大巴线路曾经希望将票价降下来,以吸引更多的乘客,但相关部门却迟迟不予批准,导致空调大巴因票价过高无人问津,企业亏损严重,最终只能无奈退出市场。

  

  车况极差:外表破旧车内脏乱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哈市一些空调大巴内部设施破损严重,车内的卫生状况极差。

  20日,在哈市香坊区天鹅饭店车站,记者登上了一辆自编号为9786的103路空调大巴。该车后部的几个椅垫与车座脱离,一些乘客望“座”生畏,不敢就坐。该车的墨绿色椅套几近黑色,且布满了污渍。乘客刘女士讲,她每天上下班都要坐103路公交车,可空调大巴的座椅脏得不能坐,这2元钱花得有些冤。

  记者乘坐一辆自编号为9851的101路空调大巴时发现,该车到达终点后,没有停留也没有打扫车上卫生,而是直接发车。该车的多个椅垫与车座脱离,瓜子皮和包装袋散落了一地,中间的座位上甚至还残留着呕吐物。

  102路、104路、107路空调大巴车同样存在车内设施破损严重、环境脏乱的问题。一位104路空调大巴的司机表示,很多空调大巴已经接近报废,根本修不过来。

  据悉,由于哈市的空调大巴基本是在2000年左右上线的,到今年已经接近报废期,因此普遍存在车况差的问题。

  

  运营现状:乏人乘坐线路萎缩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由于空调大巴丧失了以往环境优美、乘坐舒适等优势,乘坐的人越来越少,线路也逐渐萎缩。哈市最多时有11条空调大巴线路,由于运营不景气,截至目前已有4条线路停运,车辆也由最多时的228辆缩减到100多辆。

  哈市第一条空调大巴线路设立于1999年,当时的103路在哈市率先启用20台豪华空调大巴。随后哈市陆续出现了多条空调大巴线路。最为辉煌时,101路、102路、103路、104路、109路、2路、5路、14路等11条线路都上了空调大巴,车辆达到228辆。由于运营不景气,109路、13路、5路、6路四条线路的空调大巴已经先后停止运营。

  据5路公交车队长宁福元介绍,2000年,他们开始运营空调大巴,最多时共有20台空调车,后来调给2路车队5台车。这15台车运营的情况很不好,由于票价高,一般市民宁可花时间等普通公交车也不乘坐空调大巴。除了遇到气温突变和客流量突然增加等特殊情况时,空调大巴能够载满乘客外,其他的时间几乎都在空跑。因亏损严重,5路空调大巴在今年8月份停止了运营。

  哈尔滨市电车总公司运营服务部的尹绍纯部长介绍,109路空调车停止运营的主要原因除了109公交车行驶的线路不适合空调大巴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乘客太少。市民不买账,空调大巴一直是在赔钱运营,无奈只能停运。

  哈尔滨市汽车总公司运营处刘柱民处长讲,空调大巴的空驶率高达70%,除了夏、冬两季高峰时间乘客多一些外,其余的时间空调大巴几乎是空车,这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亏损惨重:运营6年赔了千万

  

  “我们是一路赔了下来。”宁福元无奈地对记者说,自空调大巴上线运营以来公司赔了不少钱,今后他们也不打算再上空调大巴了。

  5路公交车队所在的哈尔滨汽车总公司二公司运营科科长王文臣表示,5路空调大巴运营6年赔了近千万元。据王文臣介绍,5路空调大巴自从上线以来,车队15台空调车每天最多拉的票款不超过6000元,平均每台车才400元,这些钱连车辆的日常维护费用都不够。

  据王文臣介绍,5路车队的空调大巴每台的售价为56万元,比普通大巴高出4倍。空调大巴的维修成本也比普通大巴高出1.5倍以上。由于票价高,乘坐空调大巴的市民少,每天空调大巴上线运营只能眼睁睁看着赔钱,无奈最终只能选择停止运营、退出市场。

  

  据哈尔滨大通巴士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俊义介绍,从2005年开始,由于车辆本身的各项费用都有所增加,空调大巴的车况越来越差,乘坐空调大巴的乘客也越来越少。101路、103路空调大巴开始逐渐亏损,两年来,这两条线路的空调大巴亏损了近百万,仅11月101路就亏损了5万元。

  空调大巴路在何方?

  业内人士:应遵循市场规律

  

  业内人士认为,空调大巴陷入困境除与其自身的服务质量变差有关外,政府相关部门对空调大巴运营实行“强行干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应该说,空调大巴严重亏损直至退出市场,相关职能部门是有很大责任的。

  哈尔滨市汽车总公司运营处刘柱民处长介绍,哈市汽车总公司空调大巴最多有100台,现在只剩60台空调大巴在线运营,公司的5路、6路、13路公交线路的空调大巴已经从今年初开始先后停止运营,原因是车辆上线6年多,已经进入报废阶段,一些损坏的配件已经停产,根本无法大修,致使整车安全系数降低;另一个原因是当初空调大巴上线运营是为了解决市民夏季乘车炎热、冬季乘车寒冷等问题。如今普通大巴都具备暖风,冬季将暖风打开,车厢并不冷,空调车便失去了优势。而空调大巴的票价却没有变化,市民自然不会选择乘坐空调大巴。

  哈尔滨大通巴士有限公司曾经在2000年秋季主动将票价降为每位一元,但是最终被有关部门叫停,理由是空调大巴季节性调价属违规越级行为。

  2003年12月24日,104路所有的空调大巴在车头挂出了“为了生存,降价一元”的大红条幅。但在有关部门的制止下,降价风波只维持了一上午就又恢复了原价。

  哈尔滨大通巴士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俊义讲,2004年以后,随着空调大巴的车况变差,公司经常接到乘客投诉。如一些车辆的空调失灵、车内卫生差,无法给乘客提供相应的服务,但票价却没有降低。对此,市民的意见很大。为了满足市民的乘车需求,公司又一度想将票价降到一元钱,但是这一想法却未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无奈只能硬着头皮让空调大巴在街面上空跑。

  有关人士认为,空调大巴作为城市公交的一种补充,不能说其完全没有生存空间,关键是如何用市场规律对其进行调节。如果在空调大巴无法提供相应的服务时,政府部门仍强令其必须保持偏高的票价,必然导致其无法生存,空调大巴退出市场也是无法避免的。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