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9日电 2006年,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突出煤矿安全,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落实责任,加强监管,强化基础,使全省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十五”以来首次降到3000人以下,比国家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少死亡39人,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事故总量有较大幅度下降。全省共发生各类事故18419起,同比减少3621起,下降16.4%;死亡2949人,同比减少203人,下降6.4%。其中死亡人数同比,煤矿减少120人,下降30.2%;建筑业减少7人,下降10.1%;火灾减少16人,下降27.6%;水上交通减少31人,下降93.9%;铁路交通减少28人,下降9.5%。
特大事故明显减少。2006年发生一次死亡10至29人特大事故3起,同比减少2起,下降40%;死亡53人,同比减少178人,下降77.1%。没有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
大多数地区和行业领域安全状况相对稳定。全省13个市(地)和省农垦总局、省森工总局、哈尔滨铁路局、龙煤集团17个统计单位中,有13个统计单位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考核指标以内,占76.5%。
有12个统计单位事故总量比上年下降,占70.6%。全省亿元GDP事故死亡率0.48,下降15.8%;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死亡率5.01,下降21.2%;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6.94,下降15.1%;煤矿百万吨死亡率2.70,下降34%。
但是,全省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一是煤矿重特大事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二是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持平,没有下降。三是哈尔滨、鸡西、鹤岗、伊春等地区和单位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上升。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不认真,主体责任不落实。二是一些地方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存在层层衰减问题。三是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从根本上改变;一些行业管理相对弱化,安全监管体制不健全;安全投入不足,欠账较多,安全基础比较薄弱;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安全技术培训教育相对滞后;违法违纪、失职渎职、腐败等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
2007年,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解决煤矿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和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部署,把2007年作为安全生产“落实年”和“攻坚年”,坚持不懈地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深化煤矿瓦斯治理、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和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继续保持其他领域事故下降的态势,实现全省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