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3日电 (记者 雷蕾)目前,我国的省级和相当数量的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已具备国际一流水准,装备了先进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计算机公共网络等系统,实现了藏阅合一,但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面临诸多难题。民盟黑龙江省委员会的委员提出了《关于加强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建议》。
【提案摘要】
2004年全国共有2720个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4.6亿册,平均45.9万人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人均仅0.3册,远低于国际图联规定的平均2万人左右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且人均藏书量2册的国际标准,人均藏书量只及国际标准1/10。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省级和相当数量的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发生了明显变化,已具备国际一流水准,装备了先进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计算机公共网络等系统,实现了藏阅合一,但就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面临诸多难题。
县级图书馆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如果没有资源丰富、运行高效、保障有力、服务到位的县级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和图书馆服务系统的链条就会出现断裂,形不成对全体社会成员公平获得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
【记者调查】
目前,黑龙江省共有97个公共图书馆,截至2004年底,图书的藏书量达到了1260万册,按照黑龙江省人口3700万人计算,全省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只有0.3册,2004年黑龙江省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总计是605万元,全省人均购书费仅0.16元。其中我省县级图书馆有83个,县级图书馆购书费合计只有99.6万元。其处境尴尬,现状令人忧心。现有的县级图书馆现状非常“凄惨”,存在着馆舍面积小、设施简陋、购书经费严重短缺、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专业人员奇缺、编制体制不合理、工作人员待遇低等问题。
【委员建议】
我省应尽快制定《图书馆管理法规》,如此图书馆就可以依据法律,要求政府必须依法执行,甚至能够以行政不作为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依法保证图书馆的经费能够到位。要积极推进图书馆体制的改革作为重点,在政府重视、加大投入的基础上,转换运营机制,增强自身活力,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服务手段,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