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  >  2007黑龙江两会  >  两会动态
搜 索
突出“四重点”建设和谐鸡西--访省人大代表邱玉泉
2007-01-25 14:24:16 来源:东北网  作者:高长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省人大代表、鸡西市委书记邱玉泉
省人大代表、鸡西市委书记邱玉泉

  东北网1月25日电 题:突出“四个重点”建设和谐鸡西--访省人大代表邱玉泉

  东北网记者 高长利

  25日下午,鸡西代表团分组审议张左己省长在省十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代表、鸡西市委书记邱玉泉认为,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对于鸡西而言,落实好报告精神,就要按照张省长在报告中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要求,立足于鸡西发展实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突出抓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努力改善人民生活;着力推进新型能源基地、新兴区域性国际通道与进出口加工基地、新兴生态旅游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和谐鸡西。

  邱玉泉表示,鸡西市将抓住我省构筑东部煤电化基地的有力契机,建设新型能源基地。全力打造以煤炭为基础,以洗精煤、焦炭、醇烯、电力为支撑的能源化工产业,以石墨精深加工、冶金材料、建材为主体的新型材料产业,以矿山机械为重点的机械加工产业,以绿色食品、畜牧产品为主体的食品产业,以北药加工生产为牵动的医药产业等五大产业,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积极构建以煤采选过程、煤电载能、煤化工、钢铁冶金、石墨、机械、食品医药、静脉产业等八大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产业链条为主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鸡西由传统的煤炭生产基地向新型能源基地的跨越。

  建设新兴区域性国际通道和进出口加工基地。邱玉泉表示,鸡西市将以推进跨境铁路建设为重点,以支线机场、口岸公路、开放先导区建设为支撑,打通对俄及东北亚经济圈的交通“瓶颈”,推动鸡西成为黑龙江乃至全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依托地方产业基础,加快市场流通和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以农产品、煤炭、建材、医药为主导的特色物流体系,形成区域性物流中心。依托密山、虎林两个口岸,以对俄铁路建设为突破口,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具有一体化、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特点,具备旅游、购物、度假、会展等功能的出口、加工、贸易一体型对俄经贸先导区,实现由内陆边境口岸城市向新兴区域性国际通道的跨越。

  就如何建设新兴生态旅游城市的问题,邱玉泉表示,鸡西市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突出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两大主题”,打造兴凯湖、乌苏里江“两大龙头品牌”,构建环市中心旅游集合区、环兴凯湖景区、沿乌苏里江景区“三大旅游经济板块”,围绕生态、文化、跨境游“三条主线”,积极发展休闲避暑度假游、冬季感受兴凯湖极地映象游、自然生态观光游、冰雪游、红色旅游和北大荒民俗风情游、工农业旅游、俄罗斯跨境游以及周末短途游、自驾游等,积极推进农家游等提档升级。以增强城市承载辐射功能和提升城市品位为重点,按照“一城(中心城区)、双轴(沿穆棱河南北两条城镇发展轴)、四群体(形成城市、小城市、中心城镇、集镇四个层次的网络化城镇群体)”的发展方向,实施中心城区“西拓北联”扩展建设工程和基础改造“旧城建新居”工程,形成城市带动城镇、城镇辐射农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城市硬件环境,扩大城市发展空间,建设以良好生态环境和完善配套环境为支撑的旅游名城,实现由传统的“煤城”向新兴生态旅游城市的跨越。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上,邱玉泉表示,鸡西市将以在全省率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富裕为核心,以现代绿色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国家级大型优质水稻基地和“兴凯湖、湖滨、虎林”三个灌区为骨干的优质绿色水稻产业带、畜牧业产业带为框架,建设绿色农业经济走廊,促进城内资源整合,初步确立优质绿色食品强市和畜牧业大市的地位。同时要加快青龙山水库等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新矿区、新垦区、新林区建设,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实现由传统农村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跨越。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