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利用露天场地组建起社区艺术团-老书记的“小树林情结”
2007-01-26 09:29:47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张爱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6日电 60多岁的李淑荣从社区干部的位置上退了休,按说可以在家里养养花、喂喂鱼,过着闲适的晚年生活,可是她却始终闲不下来,因为她离不开社区,离不开跟她朝夕相处的老伙伴儿。她主动担当起顾问,手把手地给新社区主任传授经验,还当了楼道党小组长。她组织的阳光艺术团,更是让老年人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李淑荣今年70岁,2002年从道里区新阳街道地德里北段社区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位置退下来。她每次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后发现,党员都不愿离开,有几个喜欢文艺的老党员每次还教大家唱革命歌曲,气氛非常活跃。她想,老年人文化生活本来就匮乏,何不把大家组织起来成立一支文艺队伍?在她的倡议下,社区组建了阳光艺术团。艺术团创建之初只有7个人,随着知名度扩大,其他社区慕名而来的老年人也纷纷加入队伍。很快,阳光艺术团发展到了20余人。

  人有了却没有场地,为了给大家找一个活动场所,李淑荣真是费尽心机。她提出,在小区小树林的活动空间建一处简易的露天老年活动场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小树林里没有草坪,土地上尘土飞扬,她身体不大好,但却身先士卒,带领支部党员,发动群众,阳光艺术团全体同志齐上阵。没有经济来源,他们就到处捡废旧物资卖钱作为经费,又从西到新阳路、东到铁道线、南到安发桥、北到安宁街捡步道板,有的党员用三轮车拉回步道板,有的用自行车驮回步道板,有的人搬回步道板。他们把捡来的200多块步道板,铺成近3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活动场所没有休息设施,她就请来社区木匠张福海,在活动场地转圈钉上了永久木凳。砌砖没有水泥,李淑荣买来了水泥;天热口渴,李淑荣买来了矿泉水。她的行为感染了党员群众,大家干得汗流浃背,没有一点怨言。3位年近80岁的老党员主动向李淑荣请任务,要求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装饰一新的小树林活动场地焕然一新,被老人们称为“露天大舞台”。这个场地不但是老人自娱自乐的阵地,也是百姓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社区老人们每天路过这儿,都要扎一头,呆一会儿,享受一下这自由自在、畅所欲言的氛围。

  如今,阳光艺术团已发展到近40人。夏天他们能在小区的树林里唱,冬天到哪里活动呢?这个问题也没有难倒李淑荣。到了双休日,社区的办公室便成了老人们的活动场地,而在平时,她把大家请到家里来,3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虽然拥挤却充满了歌声与欢乐。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