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  >  2007黑龙江两会  >  两会现场
搜 索
人大代表解读“两会”新名词:建设“两型”社会
2007-01-26 19:23:39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杜丽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6日电(记者 杜丽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两型社会”这个词,并明确提出黑龙江省要本着对未来发展、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快建设“两型社会”。那么什么是“两型社会”?黑龙江又该如何建设“两型社会”?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委主任周淑萍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所谓“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指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资源节约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指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关系。

  周淑萍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重要内容,也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均占有资源量小,所以节约资源显得尤为重要。从黑龙江省来看,随着我省城市化进程加快,合理利用并节约利用土地是当前一项重要的课题。从城市建设角度讲,要推广建设节能型建筑和节地型建筑,楼房的门窗、墙体尽量使用节能产品,同时采用新型供热体系,减少能源消耗。”

  “环保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则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周淑萍说,“黑龙江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首要工作就是保证水资源不受污染。我省要以国家治理松花江流域为契机,加速治理项目进程。同时保证嫩江、乌苏里江、黑龙江等河流不受污染,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

  周淑萍表示,黑龙江省还要加大对固体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治理。周淑萍说,“目前黑龙江大部分垃圾处理还处于掩埋处理的初级阶段,从一定程度上讲还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黑龙江要在垃圾处理厂现代化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白色污染要引起充足够重视,塑料垃圾可板结土地,使土质恶化。国外对塑料垃圾进行回收处理,不仅减少污染,还能做再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值得我们借鉴。”

  周淑萍还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的治理,工厂的粉尘污染和汽车的尾汽污染要引起高度重视。还要提高城市绿化比率,坚决控制毁绿建房,促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黑龙江省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突出工业、交通、建筑三个重点领域,大力推进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六项重点工作。以企业为主体,应用先进技术,建设一批废弃物资源化示范工程。大力发展低耗能产业,限制高耗能产业。同时切实加强环境保护,控制污染物排放,认真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环境准入,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

责任编辑: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