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  >  2007黑龙江两会  >  两会现场
搜 索
保住这片青山绿水 构建和谐林区——访省人大代表王忠林
2007-01-26 22:48:24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李天池 鞠春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6日电(鞠春艳 实习生 李天池)省人大代表、地委书记王忠林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报告对今年的工作,特别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安排部署。我们要结合大兴安岭地区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王忠林说,大兴安岭地区是以林为主的资源型地区,近年来加快了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特色接续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特别是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全口径财政收入的增速分别达到8.5%和23.3%,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幅分别达到8.6%和7%,经济社会的发展比较协调,人民群众的生活进一步改善。今年,大兴安岭地区将“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构建和谐兴安,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工作思路,全面建设生态兴安、发展兴安、活力兴安、富裕兴安、文明兴安和平安兴安。

  王忠林谈到,林区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生态兴安,就是要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加强生态的保护和培育,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发生矛盾时,要做出明确的选择,宁可少要GDP,也不上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项目,保住这一片青山绿水,为哈大齐工业走廊、为松嫩平原、为整个东北亚地区提供良好的生态屏障。

  建设发展兴安,就是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依托大兴安岭特殊的地理位置,冷凉的气候资源,纯天然无污染的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养殖、绿色食品、兴安北药、林木产品精深加工和矿产开发等接续产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地区的经济实力。

  建设活力兴安,就是发展教育科学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完善社会的管理,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从2007年开始,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加大县乡村药品供应三级网络建设,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继续增加对科技的投入,广泛开展科普活动,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加强社区建设,延伸政府的工作职能,为群众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务和方便,为激发全民的劳动热情、奉献精神和创新活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建设富裕兴安,就是不断提高群众收入。今年把职工收入每年增长10%作为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建立了工资增长的约束和激励的机制。实行了“三个基本”,即一保群众基本生活,二保学生基本就学,三保百姓基本就医。提高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部免除义务阶段低保户子女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救助制度,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同时大力发展福利事业,让更多的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建设文明兴安,就是培育健康文明的道德风尚。进一步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正气,抵制邪气,改正陋习,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同时也展示大兴安岭的良好形象。建设文明兴安,还要丰富大兴安岭精神的内涵,以“艰苦创业、尽职尽责、诚信求实、和谐奋进”为精神动力,激发全民的进取精神和开拓勇气,为开创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工作。

  王忠林最后谈到,建设平安兴安,就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拓宽民意诉求渠道,化解社会各类矛盾,特别要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对低保对象的法律诉求免费提供律师,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地享受法律的保护,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团结和稳定,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