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网络游戏带来虚拟财富威胁金融货币 众多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2007-01-27 13:39:35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张金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7日电 无论在现实世界中你是普通工人、学生还是打工一族,只要你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世界中都有可能“修炼”成一名手中掌握上亿资产的超级富翁。超级富翁往往伴随着普通玩家无法拥有的特权,于是很多人用现实中的金钱去换取网络中的金钱。

  目前,网络游戏带来的虚拟货币不仅引发了一些网络盗窃、游戏代练等社会问题,一些学者还担心虚拟货币的泛滥会影响到现实中的人民币金融体系,甚至导致现实中出现通货膨胀。虚拟富豪是如何产生的?虚拟货币存在哪些潜在风险?监管部门和发行虚拟货币的公司应该如何安全管理并规避这些风险?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采访。玩家一个月变身“网络富豪”

  经过近一个月的日夜鏖战,眼睛充满血丝的哈市市民小刘终于松了口气,他已经从一个月前的一文不名摇身变成了亿万富翁,只不过他的钱和知名度都仅限于网络中。

  小刘去年大学毕业后找了份清闲的工作,没事儿时开始玩起了网络游戏。没想到刚玩就进入了痴迷状态,日夜在线,就为了修炼更高的等级。两周过后,就已经修炼到了40多级,但同一些老玩家相比,他属于底层人士。于是他边日夜修炼晋级边开始购买装备。通过介绍,他在一网吧熟人处花费1000余元人民币购买了一些装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已经有了60多亿剑侠币,还有大量的极品装备以及各种宝石,游戏装备折合剑侠币达100亿,成为网络中的一名超级富翁。

  如果说这一类网络打斗游戏还属于年轻人的专利,那么近年开始风行的斗地主游戏可谓老少皆宜。很多人不惜日夜鏖战,就为了获得一个网络富豪的称号。哈市市民陈先生今年36岁,从去年年初开始玩斗地主游戏,经过一年时间的日夜打拼,已有了几十万的积分和财富值。而他还在向更高一级的“大资本家”进军。

  网络富豪伴随网络特权

  “当了网络富豪,就拥有很多普通玩家享受不到的权利,如果能当上超级玩家,就会像古代的皇帝一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感觉特别好。”在采访中,一名16岁的中学生小王谈起了他痴迷当网络富豪的原因。

  据了解,如今多数网络游戏都是积分和权利成比例式的发展,如玩的时间越长积分越高,但也可以用钱来买这些积分。同时一些网站为了吸引更多的玩家购买他们的网络钱币,还推出了会员专有的权利。在《传奇》、《剑侠情缘》这类网络游戏中,拥有的金钱多,就可以购买到很多好的装备,功力自然大长,这就形成了一个简单的产业链:有的人为了得到好的装备和一些特权去花钱买,有的人为了得到钱而日夜修炼将装备或积分卖钱。

  虚拟财产引发社会问题

  虚拟财产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游戏代练的新职业、网络盗窃、网络财富攀比等。

  大学毕业后,身为朝鲜族人的金先生在一个偶然机会接触到了一款韩国的网络游戏。当时该游戏的中文版本还未推出,已经有很多国内玩家在玩了,但游戏里面的很多玄机一般玩家还不掌握。于是金先生想到了开一家游戏代练公司,相同的语言是金先生的优势,他请了一些朝鲜族的年轻人日夜奋战,实行三班倒,每班8个小时,月工资900元,晋级快的人还可获得额外的奖励,最高的一个月可以赚到2000元。据了解,随着网络游戏的风行,这种游戏代练公司在哈市越来越多。

  除了游戏代练外,虚拟财富还引发其他一些社会问题。如网络盗窃,利用木马程序盗窃“网银”进行销售。

  网络财富容易对孩子形成误导,因为网络财富往往伴随着网络特权,这就容易让孩子形成有钱就有权的错误价值观。

  网络交易造就虚拟货币

  业内人士称,是越来越盛行的网络交易促成了虚拟货币的产生。

  陈先生是哈市较早经营网吧的。他说,最初的网络交易其实就是在网吧这类地方产生。当时买卖双方同时到一个网吧,并排坐下,你给我人民币,在游戏里,我把虚拟货币或装备转让给你。再后来,网络游戏盛行让同城转让已不能满足需求,汇款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不过,这种交易支付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网友们的需要了。于是一种只在网络上流通,但又可以兑换现实货币的产物———虚拟货币产生了。

  目前,包括盛大、网易、新浪、搜狐、腾讯等都有自己的网络货币,但都只能在各自领域内使用。这些商家推出虚拟货币的目的,都是为了可以让用户一次性购买虚拟货币,其后再用虚拟货币来支付购买产品,省时省力。

  虚拟货币挑战人民币

  “货不真价却实”,这是很多人对虚拟货币的一个看法。有人士称该货币如果过度泛滥会对人民币的地位发出挑战。

  据了解,我国目前已有QQ号码上亿个,QQ使用人数有数千万,如果按1%的人群在买卖Q币算,这个数量也是非常惊人的,Q币只是众多虚拟货币中的一种。据业内人士分析,事实上国内互联网虚拟货币市场已达到每年几十亿元,且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而要将Q币转为人民币,可以把Q币直接在网上拍卖。记者在一些网站留言版上到处可以看到有关Q币的拍卖分类信息,‘兑换率’大抵介乎1个Q币兑换0.6至0.85元人民币。

  对于Q币等虚拟货币是否会对人民币造成冲击,我省银行界人士认为,以目前Q币的发行量和影响力来看,远不足以对人民币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但他却对人民币的地位提出了挑战,因为人民币一直是国内市场商品买卖的惟一币种,而在某种领域内Q币却代替了这种功能,这是很令人感到担忧的。但目前一些网络方面的条款中,暂时还没有关于网络货币的相关规定,对于虚拟货币的持有人也没有相关规定。

  虚拟货币期待监管

  “虚拟货币虽然对金融系统暂时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但他的确已经影响到现实世界。对这种特殊的货币形式,应出台一些监管措施以保证其健康发展。”某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部负责人说。

  该人士介绍,根据《人民币管理条例》,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一切公私债务都必须用人民币支付。人民币的法定发行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其他组织和机构都无权发行货币,虚拟货币无疑涉嫌触犯了《人民币管理条例》,而虚拟货币与人民币可以互相“兑换”的怪象如果泛滥,会形成很多社会问题进而影响金融秩序。

  近日有消息表明,国家有关部门即将起草制定电子货币相关的管理办法,包括虚拟货币在内的电子货币将成为继电子支付后又一个监管重点。

  名词解释

  虚拟货币

  目前学界尚没有对虚拟货币的准确定义,总的来说,虚拟货币主要由网络游戏服务商发行,用来购买游戏中的道具,如装备、服装等。但是目前虚拟货币的使用已经大大超出了此范畴,虚拟货币可以用来购买游戏点卡、实物和一些影片、软件的下载服务等。甚至有很多专门提供虚拟货币与人民币进行双向兑换的网站,使虚拟货币逐渐成为一种可以流通的等价交换单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虚拟货币类似于代金券。我国目前出现的虚拟货币主要有Q币、泡币、U币、百度币、酷币、魔兽币、天堂币、盛大点券等。

  相关链接

  央行:

  虚拟货币也是反洗钱的监管对象

  从1月开始,中国反洗钱工作的重点将扩大到证券和保险在内的全部金融机构。而虚拟货币、电子钱包、电子支付等科技手段的应用,同样制造了洗钱的便利,对此,央行反洗钱局局长刘连舸表示,如果利用网络游戏中虚拟货币进行洗钱的行为确实存在,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反洗钱局将对经营虚拟货币业务的机构实施反洗钱监管。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