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8日电题: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回眸之色彩秀
记者 印蕾
历时5天,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大幕落下。红绿蓝金黄这几种颜色受到了与会政协委员的关注。政协委员们为何关注这些颜色,为何关注这些颜色背后的故事?
红色·激情
“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06年工作时提到,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1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0%,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35.9亿元,增长29.1%,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幅;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86.6亿元,增长21.5%,是1990年以来的最高增幅。”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上述之“最”让政协委员最为振奋。
政协委员李铁民说,过去一年,龙江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全面提高,冬季冰雪、夏季避暑,酷省龙江的旅游产业红红火火;哈大齐工业走廊、东部煤电化基地、大小兴安岭生态经济功能区、沿边开放带建设如火如荼,区域经济加快发展;进出口总额在中西部地区第一个突破百亿美元,招商引资再创佳绩……2006年龙江经济“开门红”为“十一五”开了好头。
[色彩感言]红色是一个最具激情的颜色,对于这个色彩,大家最大的希望是她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持之以恒。
绿色·责任
和绿色一起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当属绿色GDP(绿色GDP核算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指从传统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的核算体系,能够更为真实地衡量经济发展成果)。政协委员冯洪滨建议,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GDP评价体系。促进各级政府各部门在制订经济发展规划时,在传统的突出GDP的基础上,落实六中全会提出的“经济增长要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通盘目标。用绿色GDP勾勒出每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轨迹,向全社会昭示每个地方取得的GDP成绩,是在牺牲了多少环境代价,消耗了多少自然资源的条件下取得的。请公众评判这种GDP到底是“业绩”还是“灾难”。不能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对各地上马和即将上马的各类项目,完全可以援引地方绿色GDP指标来决定,并制定相关的污染治理、环境税收、生态补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制度等环境、资源经济管理政策。
政协委员洪袁舒认为,非公有制企业应当积极主动投身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坚决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生产能力,逐步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也为自己创造绿色GDP。
[色彩感言]从GDP到绿色GDP,这个颜色无疑是最富有责任感的色彩。
蓝色·生命力
更加突出生态省建设,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要切实做到的“六个更加突出”相关内容里。讨论政府工作时,天天天蓝也成为很多政协委员的呼声。
省政协委员包陪庆建议,政府部门应该多多制定环保的相关政策。鼓励无烟交通工具,尽可能控制机动车的数量;提高汽油品质;完善公共交通网络;设立公交车专用通道,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实现现代化绝对不能以破坏环境作为代价。如果我们现在消耗资源过多,环境指标连年赤字,当我们不能在有生之年还清这些欠下的债务时,我们的子孙就必须为我们偿还。
九三学社省委在向大会提交的《加强城区生态规划创建优良人居环境》提案中建议,城市生态规划是一门新型学科,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涉及绿化、园林、生态、气象、环保等专业的系统科学。指导生态建设对黑龙江省是个崭新的课题。建议规划部门要高度重视城市生态规划的制订和管理。从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考虑我省的历史发展,立足自我、突出文化、打造特色,制订出一套超前思维、科学合理、适于发展、特色鲜明的城市生态建设规划大纲,从而更好地指导城市生态建设和管理。
[颜色感言]蓝色的背后是生态龙江,这个颜色是最富有生命力的色彩。
金黄色·收获
金黄是庄稼丰收的颜色,提到庄稼,自然联想到农村。2006年,政协委员反映社情民意最多的是“三农”问题,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专题调研涉及内容最多的也是“三农”问题。“这些关于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扎扎实实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建议在过去一年里有的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采纳。”。省政协委员莫淑华说,“我们愿意看到更多的庄稼丰收,更多的农民增收”。
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更加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和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委员们发言依然踊跃;围绕“三农”问题建言献策的提案内容依然丰富。
[颜色感言]金黄是丰收的色彩,喜悦的色彩。老话说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故不劳便无获,更看不到“满城尽带的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