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8日电 题:开发资源挖掘文化内涵 合力打造“龙江王牌”旅游
记者 吕博
【引出话题】在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的各驻地会场,“旅游产业”一直是代表谈论、媒体报道的热点话题。培育特色旅游支柱产业不仅需要政策上的扶持,还需要细致规划、统筹安排。代表们从边境游、民族风情游、冰雪旅游、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纷纷建言献策。
【关键词汇】冰雪旅游
【报告内容】努力打好冬季冰雪、夏季避暑“两张王牌”。进一步打造冰雪大世界和亚布力、乌吉密、帽儿山、日月峡、吉华滑雪场等冬季旅游品牌。加强与冰雪旅游强国的合作,深度开发冰雪旅游资源。
【代表建议】近年来,“看哈尔滨冰灯,滑吉林雪场”的旅游线路出现在了北京诸多旅行社的产品推介单上,哈尔滨滑雪旅游遭受了巨大冲击。省人大代表田源在会上发言时提出,目前,我省的滑雪旅游项目正在遭遇“小雪场盲目上马影响品牌”、“其他雪场分流客源”等诸多困境。做大做强冰雪旅游,我省还应在科学规划和加大宣传上做文章。
【关键词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
【报告内容】深入挖掘金源文化、渤海国文化、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和俄罗斯、犹太等外来文化,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加快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区功能。
【代表建议】房敏杰代表建议,要结合鄂伦春族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工作,加强景点建设、项目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带动鄂伦春民族风情旅游业的发展。通过保护整理民族特色文化,充分展现鄂伦春民族风情,丰富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提高鄂伦春民族风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关键词汇】黄金旅游廊道
【报告内容】突出抓好夏季旅游精品建设,重点推进五大连池、兴凯湖和哈尔滨至牡丹江的黄金旅游廊道建设,搞好伊春森林游、扎龙鹤乡游、大兴安岭生态游,打造龙江避暑胜地。
【代表建议】伊春的森林旅游、伊春的日月峡滑雪场已初具规模,为黑龙江旅游打“王牌”战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人大代表陈杰博建议把开发冰雪旅游资源的重心向北转移、向林区转移,利用伊春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全力推进黄金旅游廊道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