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全省200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预算草案的审查报告
(2007年1月29日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
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黑龙江省200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省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于1月26日、28日两次召开会议,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06年预算执行情况是好的。2006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79.5亿元,为预算的128.7%;全省地方财政支出完成1064.8亿元,为预算的142.6%;全省地方财政收支相抵,扣除结转后当年结余3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支净结余11.1亿元)。省本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6.1亿元,为预算的129.5%;省本级地方财政支出完成349.8亿元,为预算的183.8%;省本级地方财政收支相抵,当年结余21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支净结余9.8亿元)。省本级预算超收收入主要用于解决企业改制,增加新农村建设、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保等方面的支出。
2006年,全省各级人民政府认真落实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决议,贯彻稳健的财政政策,严格依法理财,狠抓增收节支,财政收入状况趋好,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振兴老工业基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支持了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同时也要看到,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财政支出结构还不尽合理,一般性、竞争性等非公共领域的财政支出尚需进一步削减;促进社会和谐公正、自主创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还要加大;财政资金分配按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衡量尚有差距;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待提高;预算执行不严肃的问题仍然存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有待深化和完善;财政财务违法违规问题时有发生等。对这些问题,要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07年预算草案是可行的。2007年的预算安排,全省地方财政收入462亿元,按可比口径(下同)增长10%;全省地方财政支出903.6亿元,增长21%。省本级地方财政收入141.9亿元,增长3.1%;省本级地方财政支出222.1亿元,增长16.7%。全省和省本级地方财政收支相抵,一般预算收支分别结余0.5亿元和0.4亿元。
2007年预算草案贯彻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方针政策,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收入安排充分考虑了增减收因素,体现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支出安排有保有压,反映了公共财政的要求;部分中央专项资金列入预算,提高了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省对下一般转移支付额度有较大增加,体现了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规范透明。预算草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黑龙江省预算监督条例》的规定。预算报告提出的为完成预算任务的工作思路和措施目标明确,切实有力,具有可操作性。
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批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黑龙江省200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07年省本级预算草案。
三、为更好地完成2007年预算,做好财政工作,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财政对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手段,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扶持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努力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支持市、县财源建设,做大经济财政蛋糕。增加国企改革成本支出和科技投入、鼓励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自主创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财政制度,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减少直至退出对一般性竞争性领域的投入。
(二)增加财政对公共服务领域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投入。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重点,加大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着力支持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严格预算管理,坚持依法理财。改进预算编制工作,继续完善基本支出预算定员定额标准,进一步细化和提前预算编制,逐步提高有二次分配权的部门预算分配到项目和单位的比重,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透明度。进一步规范预算超收收入的分配和使用,各级政府需要动用超收收入追加支出时,应先编制超收收入使用方案,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强化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四)规范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重点帮助困难市、县解决财力不足问题。进一步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逐步做到公开、透明、规范。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尽可能解决项目交叉、重复、分散问题,集中财力办大事。以县为单位,推进支农资金整合试点。改进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逐步将专项转移支付列入各级地方预算。加快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拨款进度,规范省对下专项拨款配套政策。建立完善转移支付监督评价体系,努力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继续深化财税体制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改革和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积极推进省管县和乡财县管等改革。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收缴等各项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按照新的政府收支科目编制预算,积极推进绩效考评试点,抓紧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试点。
(六)狠抓增收节支,坚持厉行节约。受大庆油田原油产量下降和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完成全年预算任务非常艰巨,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抓好增收节支工作。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厉打击各种偷逃骗抗税等违法行为。全面清理和规范非税收入,完善非税收入管理政策和制度。切实按照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严格按预算控制支出特别是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增长,改革完善公务活动接待制度,严格差旅费和会议费管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