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宜人居
谋求发展的“好”。要突出城市建设的人居功能,把哈尔滨建设成富有独特魅力、环境优美宜人、休闲购物方便、文化教育发达、人际关系和谐、人们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加快设施建设
启动三环路江南段、道外二十道街跨江桥、何家沟综合整治、磨盘山供水二期和内河清水水源等工程建设。推进和启动滨江热电厂、西南部集中供热工程,加快建设和改造市滑冰馆、冰球馆、八区体育中心、亚布力冰雪运动基地以及奥林匹克主题公园等大冬会工程。推进“三马”地区、老哈尔滨城、沿江地区等综合改造。完成一批“断头路”、“卡脖路”连通改造工程,建设一批达标街路,改造市政土路。
加强环境整治
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削减主要污染物3%。启动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加强重点企业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推进群力、呼兰、阿城等污水处理项目建设。
加强城区绿化,植树150万株,新增绿地700公顷。创建省级以上生态示范县(市)1个、环境优美乡镇2个。
加快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建设清洁生产和中水回用项目30个。抓好市开发区、利民开发区两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
均衡教育事业
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10所,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助学机制,保障困难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提高医疗服务
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大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力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所有县(市);市、区两级财政按城区非农业人口每人每年5元标准安排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把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和支付范围;启动送医下乡计划,采取定期轮换的办法,从市区医院选派一定数量的医护人员到乡镇和中心村卫生院穴所雪工作。
建设社区中心
改善城市居民休闲、健身环境,建设居民达标庭院500个、市民休闲健身广场50个;中小学校操场和健身设施定时向社区居民开放。
改善城市交通,调整、延伸城市公交线路5条,新建景观式候车长廊20处;推进城市中心区与呼兰、阿城等新城区公交连接;加强城市交通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交通秩序明显好转。
■ 核心:
适宜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要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建设城市,努力为每一位居民提供充分的发展条件,不断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利益、精神生活、民主权利、生活质量等需求,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
■ 关键词:文化建设
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发挥文化彰显城市个性、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作用。整合文化资源,吸收国内外现代文化成果,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做大做强冰雪文化、音乐文化、工业文化、建筑文化等文化品牌。
■ 关键词:社会保障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扩大到112万人,失业保险扩大到135万人,医疗保险扩大到180万人,工伤保险扩大到62万人,生育保险扩大到52万人;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起建立救助基金,用于救助特困户、农村五保户、灾民和流浪乞讨人员。
■ 关键词:困难家庭
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改造危棚房40万平方米,解决廉租住房700户。加强扶贫开发,推进贫困村新型家园建设,确保62个贫困村整体脱贫。
■ 关键词:安全生产
加强专项整治,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哈尔滨”创建工作。
■ 关键词:道德建设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哈尔滨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特别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知荣明耻,信守公德,共建家园”以及“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单位、和谐村镇”创建活动,继续争创“国家级双拥模范城”。
■ 关键:
适宜创业
谋求发展的“快”。努力营造良好的载体功能和环境氛围,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和创业人才,把哈尔滨建设成为市场体系健全、要素合理流动、资源有效配置、政府服务优良、企业诚信经营、劳动者充分就业、投资者安心兴业的现代化大都市。
超千万元工业项目 100 个
加快调整工业布局
实施呼兰、松北等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年新开工投资超千万元工业项目100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60亿元。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段建设,招商引资协议入区项目50项,30个项目建成投产。依托市股权登记托管中心,开展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贷款和股权流动业务。引导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集中,向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流动。
着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用现代技术和设施装备改造传统农业,建立和完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推动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向农村延伸,鼓励资本和人才进入农业和农村,加强双城、宾县、尚志、五常、延寿、方正等县域开发区建设。
建立“招商代表制”
加强与国外相关机构合作,建立“招商代表制”,吸引国外行业协会在哈市设立招商办公室。推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与国外大公司合资合作,力争1至2户企业实现嫁接改革。
科技投入5亿元
加大科技投入,健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投入达到5亿元,其中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1亿元,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4000万元。推进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新建3至4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平台,新增孵化面积2万平方米。
安置再就业11 万
安置城镇就业再就业11万人;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域外转移,转移农村劳动力117万人。
诚信建设 4方面
整合旅游资源,加强著名旅游风景区建设,强化旅游业标准化管理,开展诚信旅游主题活动。
积极发展金融业,组建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争取设立地方产业投资基金。
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建立和改造标准经“农家店”600个。
整合物流资源,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龙运物流园区等大型物流项目建设。
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把政府工作重点、政策支持重点和财力保障重点,集中到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公共产品和发展社会事业上,实现人人共享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
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改革行政审批方法,探索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推行网上审批。
培育新型行政文化,引导广大公务员以“八荣八耻”为镜,树立良好风气,培养爱民情、责任心、效能感,增强法律意识。
(本版图片均为白林鹤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