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雪泥”铺路 |
“黑雪”给冰城抹黑 市民:借鉴其他地市清雪方案
经营民俗小店的周女士讲,不久前几位南方游客来店里选商品,周女士上前搭话,当说到对哈尔滨有何印象时,“其中一位游客张口就说,这儿的雪怎么都是黑的,太脏了,下次可不来了”,当时“真的感到很尴尬”。
周女士说:“这样清雪,不仅给咱自‘家’抹黑,影响城市形象,也会减少外地的游客的‘回头率’。”
从事传媒工作的迟先生说:“与其制定融雪剂如何使用,不如借鉴其他地市的清雪方案。”迟先生建议,借鉴应当首选大庆。
记者在互联网上查到了2006年大庆市《冬季清雪工作方案》。
《方案》将清运冰雪规定为“社会公益劳动,是城区各单位和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城区国营大厂、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部队、个体业户等都要承担清运冰雪的任务与责任”。《方案》还把清冰雪的责任和任务细化,“国营大厂、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部队,除完成本单位责任区清运冰雪任务外,还要承担区清雪指挥部下达的主街路清运冰雪任务;商服网点、个体业户则按照门前“三包”和自清自运门前雪的原则,要清除和运走店外前至慢车道上的冰雪。”
![]() |
网友:像从前那样“各扫门前雪”
在东北论坛的《百姓呼声》板块中有网友留帖《融雪剂,是我将你妖魔化,还是你弄脏了我的城市?!》(//bbs.dbw.cn/dispbbs.asp?boardID=581&ID=235060&page=3),帖子留言:“围绕融雪剂这个话题,从普通市民到城市管理部门再加上所谓的专家,闹吵吵地讨论了好几年……尽管我喜欢雪的洁白,但我无法喜欢哈尔滨的冬季,因为融雪剂已将整座城市变成了一座‘泥城!’”
同时网友也质疑:“今年的下雪天,街面上见到过几个清雪者?回头看看那些清冰雪公司当初中标时的承诺,又有多少兑现了?”
网友“一声吼”跟帖:“建议像十几年前那样,‘各扫门前雪’。上个世纪90年代那会儿,以雪为令,上初中的我们都拿铁锹,停课上街,到分担区去清雪,路上清雪的也不止我们,还有很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在分担区扫雪。‘各扫门前雪’看似利己,实则是在唤起大家的公共意识。现在清雪,投了很多人力,物力不说,但结果却适得其反。浪费、污染,问题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