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50年最暖一冬带给我们什么
2007-02-06 10:30:51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周 辰 刘 韬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6日电 题:50年最暖一冬带给我们什么

  这个冬天,暖得有点悬乎!一个个标志性的冬季农历节气,刷新着日气温最高纪录。俗话说“一九、二九,伸不出手。”然而,冬至后入数九天气,白天最高气温还在0℃徘徊。“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日子,两日气温最高值也仅停留在-1.8℃。

  50年一遇的暖冬天气打破了人们记忆中的冬季模样,哈尔滨人也头一次为连续三天的大雪天儿拍手叫好!暖冬在悄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居民阳台上的冻货化了,包烧供暖的燃煤省了,清冰雪的农民工闲了,出门打出租的人少了,新手司机都敢上路了,春季病提前了,该冬眠的动物也失眠了……

  冰城50年来最暖一冬

  市气象台监测显示,哈尔滨市去年11月平均气温为-5.3℃,比历年同期高0.5℃;12月平均气温为-13.3℃,比历年同期高2.3℃;今年1月平均气温为-12.6℃,比历年同期高6.6℃。这个冬天现有的3个月气温,平均比历年高3.1℃,居近50年之首。

  据我国气象资料显示,百年来我国平均气温上升了0.6℃,而作为地处北方、纬度较高的哈尔滨市来讲,百年平均气温已上升了1℃至2℃,气候变暖的趋势日趋明显。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哈尔滨市的暖冬次数也明显增多。市气象局副局长郭家林说,今年全球都普遍出现了暖冬现象,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工业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增多所致;另一方面,去年6月东赤道太平洋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海洋平均温度比历年高出0.6℃,厄尔尼诺现象直接引起了大气环流的异常,从而促成了暖冬的形成。

  天然“冰箱”失效成全家电业

  冻鱼、冻肉、冻饺子、冻豆腐……翻资料、看旅游介绍、浏览网页,冰城的冬季介绍,能馋出人们的口水———冰城的冬季,室外是个天然“大冰箱”,人们利用这种自然条件冷冻食品。暂时吃不完的鱼、肉就被放到户外,浇些清水,使之外表冻成冰壳,长存不腐,久放不干,倘若再埋入冰屑雪堆里,可一直保存到初春。然而,这个冬天,天然“大冰箱”失效了。

  “暖冬”这词儿说了好几年,谁也没想到,这个冬天会暖到天然“大冰箱”失效,偏偏春节迟来,阳台上存不住年货,冻饺子化成坨了、冻豆腐化成了水豆腐、冻鱼身下一摊水……冰箱塞不下,火了家电业。这个冬天,商场里的冰箱、冰柜首次淡季不淡。近几日,“国美”、“苏宁”等家电商场里,挑选冰箱、冰柜的顾客络绎不绝,遍布全市的连锁店一天走货几十台很平常。据“国美”有关人士介绍,这个冬季,冰箱、冰柜卖得都很好,虽赶不上夏季,但直追春、秋两季,比以往每个冬天都火爆。市场调查表明,市民的居住条件改善很多、部分家庭的家用电器处于更新换代期,买冰箱、冰柜已列入家庭计划,遭遇暖冻,促使添置冰箱、冰柜的家庭计划提前实施。

  冬眠大黑熊首次失眠

  在北方森林动物园的熊山里,住着黑熊和棕熊,其中,体重近150公斤的大黑熊“荷包猪”最让人操心。就因为体重大,它才有了“荷包猪”这个外号,因为每年冬季“荷包猪”它们都要蹲仓———冬眠,所以深秋开始,饲养员就有意给它们增加食量、营养。没想到,遭遇暖冬,“荷包猪”们失眠了,饲养员只能减少食物投放量,帮它们控制体重。

  在熊山的背风处,动物园建有树仓,供“荷包猪”冬眠用,可这个冬天,“荷包猪”们仅在下雪时睡了几天,天暖雪化,它们又出来觅食了。因为饲养员不愿打乱熊的生物钟,冬季特意减少食物投放,“荷包猪”们就每天扬着脸坐在投食口下方,耐心等着饲养员出现,见到饲养员出现,它们会争相起立、双掌抱在胸前作揖乞食。据饲养员观察,一下雪,“荷包猪”们就会躲进树仓,因为它们知道雪后找不到食物。这个冬天温暖少雪,自打搬进熊山以来,“荷包猪”们还是首次冬季失眠。

  “看天烧火”万户日省20吨煤

  暖冬并非一无是处,至少让市民在家减轻了对寒冷的感觉。供热部门“看天烧火”省煤少灰,市民见到了多年难见、如此洁白的雪。据供热部门初步估计,这样的天气,给居民供暖平均每天能省下20吨煤。

  去年底,市供热办、市气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推广气象节能技术的通知》,在全市供热行业全面推广气象节能技术,实行“看天烧火”,预计该技术的推广可节约燃煤10%。但这个冬天比预想的还要暖,节约燃煤的比例会增加。昨天,记者先后采访了华能集中供热、哈投供暖公司、哈供热集团河柏物业中心,上述供暖企业有的上了新设备,有的实行热电联产,有的在尝试新品种燃煤,尽管还无法掌握更加准确的数字,但有关负责人肯定地说,会超过“看天烧火”预计的节约燃煤比例。哈供热集团河柏物业中心负责周边近万户居民的供暖包烧,天冷时,每天用煤200吨;这种暖天,每天用煤180吨左右。据供热企业介绍,尽管“看天烧火”省煤,但他们已做好准备,迎接比往年长的“春脖子”。

  的哥挣不到“气候钱”

  暖冬,原本预测雪大,结果雪少,签了清冰雪协议的农民工,少了挣清冰雪钱的机会。不过,清冰雪公司说,这并不妨碍农民工挣别的钱。开发区的清冰雪活主要依靠清冰雪公司、农民工,尽管雪少,但大冬天在外干活不遭罪、伸得出手,农民工包下了部分清扫保洁活,一样赚钱。

  “今年冬天没赚着钱!”大众出租车公司的司机小王对记者说,今年冬天太暖和了,路况好,车跑得快,过去打车出门的市民都改坐“大汽”了,就连一到冬天就歇息的固定人群———“新手有车族”,都敢自己开车上路了。小王说,出租车赚的就是一年最冷、最热时候的“气候钱”,没承想,老天爷开起了玩笑,一冬天平均每天都要少收入50元钱左右。

  还有,这个冬天吃菜便宜!哈达蔬菜批发市场经理宋东生说,暖冬天气,各产地的蔬菜瓜果供应量都很大,而且价格也便宜。另外加上运输路况良好,几个因素加起来,促成了哈尔滨市今冬菜价普遍比去年下降了10%左右。

  全球变暖带来思考和忧虑

  暖冬也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追问和思考。来自最新消息,巴黎当地时间2月2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IPCC)发布了一份对世界未来极为重要的“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报告明确指出,对于过去50年来的全球暖化现象,人类活动要负90%的责任。人类能源消耗活动使温室气体排放增多,报告显示,与工业革命之前相比,全球气温已经增长了0.74℃,预测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比现在上升0.13米至0.58米,全球气温将上升2℃至4.5℃,有的地区气温甚至有可能上升6℃。

  这将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发生恶变。

  这份报告再次引起世界公众对全球变暖这一严肃而紧迫问题的关注。

  全球变暖,人类应对此负90%的责任。那么,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需要立即思考和行动。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