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2007年“春运”影象——回家,一年就为这一天
2007-02-07 22:10:06 来源:东北网  作者:黄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7日电 题:2007年“春运”影象——回家,一年就为这一天

  记者黄健

  回家,最温馨的事情。一年劳作的辛苦,独在他乡的落寞,都可以在回家后一扫而光。“一年就为这一天”,忙了一年,累了一年,中国人都有着除夕回家的情结。然而,春节回家的路曾经很艰辛。

  今年,哈尔滨火车站出台多项人性化措施。游子回家路上还会不会遭遇买票难?乘车难?为此,记者从7日7点钟开始来到哈尔滨火车站,全天12小时置身“春运”人流,感受了着他们的感受,感动着他们的感动。

  [人物]:任明东,22岁,鸡西大学学生。由于假期要找单位实习,任明东没有像其他学生那样放假就回家了。他的老家在西安,车程是42个小时。家境并不是很富裕的他,只买了一张78元的硬卧车票。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哈尔滨火车站候车厅和同学吃午饭。

任明东(左)和同学在候车室吃午饭

  [等待感言]:“今年的车票特别好买,能够回家和亲人团聚感觉特别兴奋,很期待下了车就看到家人接我的那一刻。在鸡西上学三年了,虽然已经习惯了外面的生活,夜深人静的时候就特别想家。今天坐在候车室,从早上到这我就总是看表,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幸福感言]:(从哈尔滨到西安)“要坐42个小时,希望这趟车能和哈站一样,为回家的人提供更多的方便。无论如何,硬座车厢一定还是相当拥挤。但是想到父母、亲人的期盼;想到记忆中家乡的街道;想到妈妈做的饭菜;想到那再熟悉不过的乡音......42个小时又算得了什么!”

  [感言关键词]:特别、想

任明东:方便面在这个时候特别好吃

  

  [人物]:邢兆彬,30岁,城市打工者。他是三口之家的男主人,他们一家来自伊春朗乡。漫长的候车等待,却掩不住三口之家的甜蜜。因为有小孩儿,邢兆彬一家三口享受到哈尔滨火车站为他们提供的特殊“待遇”——母婴候车室。对此,他们感觉到满意。

邢兆彬喂女儿吃饭

  [等待感言]:“ 在外辛苦打工一年,就为了能赚点钱带老婆孩子回家过个年。就为了能够让父母看看小孙女,就为了能够把自己赚的钱贴补家用……今年是在代售点买的票没排队,没想到;刚进车站,就有工作人员引导我们上母婴候车室,这里条件好,等车没遭罪,没想到;到了吃饭的时候,车站有供应盒饭的地方,孩子、大人都没饿着,没想到……”

  [幸福感言]:“在外头学的木料加工技术,有几个年头了,这样回家过年,还是第一次……”

  [感言关键词]:为了、没想到

邢兆彬一家三口幸福的候车时光

  19点,在目睹了一列列满载着似箭归心的列车驶出哈站,一列列洋溢着游子风尘的列车停靠在哈站之后,走出候车大厅,扑面而来的风中,并没有北方寒冬的料峭……

责任编辑:张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