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8日电 位于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的一些村落,因外来人口较多,人员结构复杂且流动频繁,成为一些犯罪分子的藏身之地。为了清除隐藏在这里的不法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哈市警方将在春节前陆续对这些村屯进行清查。哈市香坊区幸福乡信义村,就是一个外来人口占一半的“复杂村”。6日晚,哈市香坊警方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集中对该村的暂住人口进行了“地毯式”清查,在整整5个小时的清查行动中,查出1名潜逃了3年涉嫌强奸的犯罪嫌疑人和3名涉嫌销赃、购赃的犯罪嫌疑人。
6日19时,记者随哈市香坊公安分局的700余名民警来到信义村。夜幕下的信义村与市区相比安静许多,只有从一排排平房的窗户中透出的灯光,才让人感觉到村民们还没有休息。刚进入村口,700余名民警便有序地进入各自的岗位:600名民警分成20个清查组和5个审查组,负责对暂住人口逐一进行核查,100名民警负责把守住该村的22个路口。哈市公安局巡防支队出动150名警力,在该村的外围设卡盘查,哈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派出50名民警携带笔记本电脑和警务通等高科技装备,参与审查可疑人员、网上比对是否有在逃疑犯。19时15分,各清查小组在明确了自己负责的区域后,便在当地派出所民警的带领下,对暂住人口逐一进行清查。
20时,记者随一支清查小组来到位于信义沟附近的一处简易的平房内,屋里10余个民工模样的男子正抽着烟聊天,地上有很多烟头。屋内墙和地面都黑乎乎的,除了电灯再没有其它用电的器具,里侧有一铺大炕,炕上散乱地堆放着一些棉被,几名男子歪斜着躺在炕上。在靠近窗户处,有一口大锅,锅台上散乱地摞放着一些锅碗瓢盆。据这些人讲,他们白天给别人扛木头,晚上到这个租来的民房居住。当民警让他们出示身份证时,多数人都说没带身份证。为了核实他们的身份,民警将他们带到审查组进行进一步的核实。在核对其中一名男子的身份时,这名杨姓男子出示了身份证。当民警将杨某的身份证号输入警务通时,警务通的屏幕立即显示,他是一名网上通缉犯,民警立即对杨某进行讯问。
起初,杨某还百般狡辩,经过进一步的讯问,杨某终于交代了自己的犯罪经过。杨某家在五常市向阳乡,2004年6月,他得知本村的一位妇女与本村的另一名男子有染,而且这名妇女经常在晚上故意为该男子留门,就打起了这名妇女的主意。2004年6月24日晚,他悄悄进入这名妇女家中,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在该妇女的情人赶到后,杨某才吓得逃走。随后,杨某逃到哈市,并躲藏在幸福乡信义村,靠为别人扛木头为生。杨某说,没有想到一部小小的警务通就能“认出”他是涉嫌强奸的犯罪嫌疑人。
21时10分,另一支清查小组在清查时发现,暂住人员张某在看到民警时非常惊慌,当民警核查其身份时,他支吾着不肯说出自己的姓名,民警感觉张某非常可疑,就对他进行深入讯问。据张某供认,2006年末,他的一位朋友盗窃摩托车,并让他把盗来的摩托车卖掉,他起初不肯,但经不住金钱的诱惑,还是答应了。他将那位朋友盗来的11台摩托车全部卖掉,不久,他的那位朋友因盗窃被警方抓获。根据张某提供的线索,民警顺藤摸瓜,又一举抓获了购买张某摩托车的两名购赃人员。
当晚,杨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据警方介绍,由于信义村位于城乡结合部,离市区近、交通相对便利、房租低廉,所以目前该村近万名人口中,外来暂住人口占了一半,而且流动频繁。这些外来人口靠做豆腐等一些小买卖或打工维持生活。除去一些已经返乡过节的外来人口,在6日的清查行动中,清查人员共核查暂住人口1159户、2816人,移送审查4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