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红兴隆分局852农场标准化作业工厂化实施
2007-02-09 10:56:1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北平 沈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9日电 连续3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场)”的农垦红兴隆分局852农场,去年粮食生产再度冒高。

  在多种不利的自然条件下,仍按原“工程设计”达标。实现粮豆总产43万吨,平均单产473公斤,亩利润280元,人均纯收入122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8.1%、7.7%和21.8%,创出连续4年持续增长的佳绩。

  拥有105万亩耕地的852农场,是我省垦区农业标准化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现代农业企业。近年来,他们在不断完善栽培、耕作、良种、施肥、植保、水利等6大农业基本制度基础上,大力创新经营管理理念,对农业生产从产、供、销全过程超前设计、规划出一套科学、完整的生产程序和目标。把6大作物30多个栽培品种的生产过程按照工厂生产流程模式,实行“综合捆绑”管理。用系统工程学原理谋划农业,用工厂全程质量控制经验来管理农业生产全过程,加快农业生产由“靠天”向“可控”转变。

  他们着眼高寒地区旱作农业特点,从保证作物生育前期水分和温度的需求入手,优化组装各类栽培技术,创新栽培模式,创新主推技术。大力推广大豆、玉米、白瓜、甜菜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在全场范围内根据不同地势、不同土质形成了大豆“一膜两密”、玉米“一膜一卡”以及小麦“两秋一早三高”、水稻“三化一管”等优质高产栽培模式。经农业部、农垦总局组织各类权威专家进行实地测产,他们的大豆白浆土大垄行间覆膜栽培和大垄密栽培示范、玉米大垄行间覆膜栽培示范、水稻“三化一管”栽培示范等,分别较常规栽培方式增产41.6%以上。其中小麦“两秋一早三高”栽培示范增幅达71.1%。从着力内涵挖潜出发,实施并获得ISO9001标准体系认证,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国际通行质量标准认证的农业企业。

  他们围绕节本高效,着力实施现代装备工程。以大马力、精准化、高强度为目标,改企业单一投入为企业、农户、社会“三位一体”多元投入,建立起现代投融资体系;改重数量轻质量为数质并重,建立起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机结构;改分散作业为联合作业,建立起集约化生产模式,更新各类机械19978台,发展各种形式的机械联合体8个,使100马力以上机械总动力达8.8万千瓦,更新总动力2万千瓦时,机械化水平提高到98%。

  目前,他们已建成优质粮豆生产基地90万亩,占全面积的85.7%,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基地10万亩。形成了主导产业突出、特色优势明显的新型农业区。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