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3日电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被社会所关注,然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的教师们的心理问题却没有得到相应重视。日前,记者从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了解到,由于过高的社会期望、严格的职业评价标准、学生分数与升学指标等原因,哈尔滨市教师队伍中,有近两成教师在工作中出现情绪急躁,遇事紧张焦虑、冲动等心理问题,教师们正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据介绍,教师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角色适应问题,由于教师是一个特殊行业,他们在工作中常常需要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产生压抑心理,甚至有抑郁倾向。有的教师由于工作繁重,压力过大,常会出现情绪急躁,遇事紧张焦虑、冲动等心理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健康,同时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和心理健康等也有着重要影响,如果教师心理教育指导不当,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
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王娟分析道,繁重的工作、过重的升学指标压力以及学生家长对老师的严格要求等多种原因,使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过大,如长期得不到调整,就会影响心理健康,甚至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而教师的心理状况又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所以为教师减压迫在眉睫。王娟认为,社会应主动关注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学校应为教师们提供心理健康的相关帮助,教师自己则应尽量多进行一些专业的心理健康培训,使教师们在面对压力时,能保持健康而稳定的心态,提高抗挫折能力。同时能运用自身掌握的心理知识,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调节和疏导,以健康的心态来影响和感染学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