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4日电 萨尔图区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困难群体的救助;认真落实就业政策,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让人民群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得到实惠。去年以来,全区城镇新增就业8587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9968人,“4050”人员再就业1450人,社区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396个,累计发放各种救助资金372.6万元。
这个区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有针对性培训和主动性服务,开展灵活性就业。东安街道的李女士下岗后,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一蹶不振。在参加再就业政策宣传周活动中,得知可以通过免费学习培训,获得重新就业的机会。她通过努力学习掌握了美容美发技能,正准备开一家小型美容院,自己当老板。目前,全区再就业培训基地有26家,培训964名下岗失业人员,组织了5期创业培训班,吸引了129个“准老板”。
这个区对领取享受《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大开“绿灯”,实行税费减免政策。由区劳动局、工商局、税务局独立把关,对123家申请再就业优惠政策的个体工商户进行检查,确保就业政策落实到位,防止骗漏税现象的发生。同时,开展“捆绑式”小额担保贷款,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合伙经营、一起创业,适当扩大贷款规模。截至去年末,全区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4万元,提供就业岗位千余个。仅通过兴办社区家政服务、小餐馆、小超市等就业实体,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000多人。
萨尔图区民政部门还积极采取措施,建立了“七位一体”的救助体系,建立了动态管理制度,发放各种救助资金372.6万元。目前,该区低保工作在大庆市率先实现了“四个第一”,即第一个在实现低保金社会化发放;第一个实现了低保户脱保;第一个建设了低保电子档案;第一个建立了爱心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