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5日电 春节临近,澡堂子里客人在排队搓澡。但很多人不知道,尽管搓澡巾是新的、搓澡台上的塑料台布是一次性的,搓澡员的手看似干净,可仅仅一次搓澡经历,就有可能让你身上长出“水瘊子”,或把你自己的脚气传染到身上变成股癣、体癣。近几天,记者接连采访数家大医院皮肤科,获悉最近每天都有因搓澡搓出皮肤病的患者来就诊。
在省医院、哈医大附属第二医院的皮肤科,记者都遇到了身上突然长“水瘊子”的患者,医生问诊时直接问患者“是不是不久前搓澡了”,回答都是肯定的。医生说,患者身上的红色丘疹为传染性软疣,俗称“水瘊子”。患此病主要是因为直接接触了痘类病毒而感染,常去公共浴池、游泳池等易感染此类病毒,有的澡堂子师傅搓澡成了传播皮肤病的“中介”。
搓澡咋成了皮肤病的诱因?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暗访了哈尔滨市一些洗浴中心、大众浴池。近几年,哈尔滨市洗浴业快速发展,中高档洗浴中心林立,大众浴池遍布大街小巷,3天中,记者先后暗访了哈尔滨市10余家洗浴中心、大众浴池,发现家家都有搓澡服务,操作模式也基本相同:搓澡前,搓澡师傅当着客人面接一盆清水,冲掉前一位客人留下的汗泥;铺上一张一次性塑料台布;打开一次未用的新澡巾为客人搓澡……记者调查发现,搓澡师傅几乎都能拿出健康证、且经过培训。这样的“规范操作”,看不出皮肤病会从哪“上身”。然而,医护人员帮记者揭开了谜底。
据哈医大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的医护人员介绍,问题就出在搓澡师傅的手上,他们看似干净的手却没有消毒。其实,搓澡师傅每天都接触很多人,在给下一个人搓身前,搓澡师傅应将双手浸泡在“新洁尔灭”或消毒液里3至5分钟,但几乎没有哪位搓澡师傅会主动这么做,认真洗手的都很少。很多搓澡师傅为了方便操作,会留稍长的指甲,他们给患了“水瘊子”的客人搓澡时,易沾上软疣病毒,这就加大了传给其他人的几率。
记者在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了解到,还有不少患者搓澡时把自己的脚气传染到身上,形成了较难治愈的股癣、体癣。据医生介绍,脚气又称“脚癣”,现在不少搓澡师傅图省事,搓了脚才让客人翻身,尽管澡巾是新的,但搓了脚再给客人搓身,就会把客人的脚癣病菌传染到其大腿根、颈部等皮肤易潮湿部位,使客人染上体癣、股癣。
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的医护人员还说,哈尔滨市冬季较干燥,市民其实应该控制洗澡次数,特别要少搓澡,尽量不破坏皮肤保护层。
据医护人员介绍,“水瘊子”潜伏期约2至3周,多见于肩胛、前胸、后背等处,少则三五个,多则数十个。体、股癣常见于患者大腿根、颈部等皮肤易潮湿部位。
临床上,治疗“水瘊子”,可用消毒小镊子或止血钳子将软疣夹破,挤出里面的物质,然后涂上2.5%的碘酒或3.3%的三氯醋酸即可。如果局部发炎,可先涂抹红霉素软膏,待炎症消退后,再施用上述方法进行局部治疗,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体、股癣比较麻烦,且易反复发作,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治疗。
医生提醒,患上“水瘊子”或体、股癣,应注意把自己的内衣物等与家人的分开,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