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5日电 大年三十,记者来到哈尔滨市儿童福利院,在这里与数百名孩子共同体味着与普通家庭一样的“年味”。
八菜一汤有鱼有虾
下午16时,福利院的大门紧闭,偌大的操场静悄悄的,不见一个人影。
门卫用对讲机与主管沟通后,记者进入主楼,才发现热闹原来在这里:大楼里张灯结彩,孩子们快乐地跑上跑下。在餐厅,一半的餐桌已用完餐,记者见到桌上是八菜一汤,鱼、虾、排骨、烤鸭应有尽有,而且每张桌子都剩下了不少菜。
孩子们的衣服都是里外三新,数百名孩子,记者见到只有二三名孩子的衣服是重样的。院里的老师说,给孩子们买衣服可是花了不少心思,尽管是在福利院,但是要让每个孩子感觉到自己与众不同,就像在自己家一样,避免整齐划一。
被“爸妈”领回家过年
生活在儿童福利院的孩子,生活条件虽然不错,但是没有父母、缺少家庭的他们,与正常孩子毕竟有太多的不同。
10岁的月月正在上小学三年级,她的“妈妈”是福利院食堂管理员张新华。腊月二十八,张新华就将月月接到自己的家里住,让月月感受家的温暖。据了解,像月月一样,福利院有40余名孩子都被院里的“妈妈”或“爸爸”接回家过年,她们像正常的孩子一样享受着“小家”的快乐春节。
“我在部队挺好的”
吃过晚饭后,孩子们在院里放了一会儿鞭炮。18时,院里组织的联欢会开始了。孩子们吃着糖果,表演着自编自导的节目,收获着玩具、生活用品等小礼物,也收获着快乐。
这时,福利院院长陈静的手机响了:“陈妈,我在部队挺好的,给你们拜年了,也给弟弟妹妹们拜年了!”原来,打电话的是洋洋。洋洋是个弃儿,从小在福利院长大,去年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女兵。洋洋说她最大的心愿是,毕业后回福利院工作,返哺社会。据了解,目前福利院已走出十余位大学生,春节他们都照样在此过年,因为这里是他们真正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