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黑龙江省18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彰显创新实力
2007-03-01 07:24:2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日电 在刚刚闭幕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黑龙江省收获颇丰:同时揽得两项大奖,另有16个项目获得二等奖,其中在哈高校、院所和企业共有14个项目获奖,令人振奋。28日,记者采访了省科技厅副厅长潘忠,对此次获奖情况进行评析。

  实力:力夺四项技术发明大奖凸显黑龙江省原始创新能力

  据介绍,此次黑龙江省共有4个项目获得技术发明奖。尤为可喜的是,哈工大的“超精密特种形状测量技术与装置”项目荣获2006年度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也是黑龙江省继沈荣显院士之后第二次获得此项大奖。

  据省科技厅负责人介绍,创新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层次,而技术发明奖主要奖励在产品、工艺、材料、系统等方面作出重大技术发明的项目和公民,即主要奖励自主创新这一层面。换句话说,技术发明奖是最能体现原始创新实力的奖项。基于这一原因,国家逐步加大技术发明奖重视力度,这一奖项设立数量由20余项、30余项逐渐提高到2005年度的40项,2006年度全国获奖数量更是升至56项。黑龙江省此次在全国56个技术发明奖中摘得4个奖项,足以显示出黑龙江省的原始创新实力。

  据介绍,黑龙江省于去年出台了《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作为黑龙江省新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并出台一系列措施大力优化自主创新环境,全面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三个能力。

  据介绍,到2010年,黑龙江省将基本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具有黑龙江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自主创新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将明显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自主创新总体水平达到全国中上等水平。到2020年,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成为创新型省份。

  亮点:七个获奖项目来自企业

  据省科技厅负责人介绍,此次黑龙江省获奖单位中,高校院所仍占据主体地位。令人可喜的是,企业获奖比例明显加大,其中包括哈尔滨锅炉厂、大庆石化及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计7个项目获得一、二等奖,成为创新新亮点。这位负责人指出,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将更为有效地直接服务于经济主战场。近年来,黑龙江省坚持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原则,扶持重点企业、骨干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放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着力构筑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大批创新企业,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据介绍,到2010年,黑龙江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将达到100家,名牌产品达到100个,重点骨干企业的核心技术与装备水平,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接近或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建成15个销售收入达50亿元、25个销售收入达30亿元、40个销售收入达5亿元和100个销售收入超3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

  后劲:65%以上项目主要负责人在45岁以下

  省科技厅对此次18个获奖项目成员年龄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65%以上的项目主要负责人年龄在45岁以下,且团队中的骨干科研人员大多年仅30多岁,年富力强,朝气蓬勃,显示了强劲的科研后劲。

  据省科技厅负责人介绍,为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黑龙江省通过创新机制、优化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励科技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促进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目前,黑龙江省已启动全省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以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学科(专业)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后人员等现有高层次人才队伍为基础,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科技尖子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进一步破除科学研究中的论资排辈现象,使大批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遗憾:自然科学奖空缺

  省科技厅负责人表示,尽管黑龙江省今年喜获大丰收,但值得注意的是,黑龙江省在自然科学奖评比中出现空白,反映出黑龙江省在基础科学研究中存在欠缺。自然科学奖侧重于基础研究领域,例如数理化、天文、地质、生物等学科。黑龙江省高校、院所学科建设多侧重应用科学,数学、物理、天体等自然科学研究相对显得不足。而自然科学研究是应用科学研究的基础,做好自然科学研究,将有利于推动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应用科学研究。

  针对这一不足,黑龙江省已采取设立“自然科学基金”、加大自然科学类项目评比数量等措施进行引导。2006年,省自然科学基金增长500万元,重点项目资助20项左右,面上项目资助180项左右。据了解,在上年省科技奖的评审中,自然科学类的获奖成果明显增多(12个一等奖中自然科学类占4个),这为今后争取国家层面的奖项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