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日电 春节刚过,冰城的投资者们便在股市中亲身体验了冰火两重天的滋味:当大家还沉浸在节后首日红盘带来的喜悦中时,2月27日沪深股市大幅下挫,双双创下1997年以来单日最大跌幅。而前两天还排队抢购基金的银行柜台前,昨天又排起了赎回基金的长队。对此,理财人士提醒,拿钱去做股票、基金等风险投资,在预计投资良好收益的同时,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投资的高风险性。特别是在投资规模的控制方面,应该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最好不要孤注一掷,随意动用“家底儿”。
股市暴跌凸现投资风险
26日,是春节后股市的第一个交易日。伴随着大盘上涨,前往证券公司开户以及到银行购买节后首只开放式基金的市民排起了长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该基金发布的首份基金风险提示函明确指出,“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会引起基金份额净值波动,投资者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该基金可能出现的投资风险,并具备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代销机构也将提示函主动提供给投资者,可记者询问几位准备购买该基金的投资者时发现,他们对此都不十分清楚。
27日,就在大家一致看好基金的第二天,沪深两市共有900多只个股跌停,跌幅更是创下1997年以来单日最大。昨天上午9时许,记者在中银国际安定街营业部看到,尽管离开盘还有近半个小时,但大厅内已聚集了上百名股民,一些刚入市的股民纷纷议论:“还没来得及将购买的股票‘捂热’,便遇到了这番大跌,这股票的风险也太大了。”而记者在哈尔滨市各银行营业网点看到,年初曾经热卖的基金,由于受到股市大跌影响,不少市民也开始往回赎。
投资切忌盲目追涨
某券商分析人士指出,现在居民储蓄流入股市的势头逐渐蔓延,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理财观念的转变和投资意识的增强,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人过分追求收益,希望一夜暴富的赌博心态。特别是在当前股市持续走好、财富效应日渐明显的情况下,将家中积蓄过多甚至全部投入到基金中的人越来越多。然而资本市场“有涨有跌”,2月初股市快速调整过程中,已经有不少基民见识了基金净值过山车般的走势。如果今年这种情况再出现几次,现在“杀入”股市或基金的人们恐怕很少能够冷静对待。
那么,到底应该拿家中多少资产进行股票、基金等风险投资合适呢?哈商大金融学院姚副院长提出了几项有参考价值的指标,如投资者应清楚自己投入的资金可以保证多长时间不用;未来最低的收入预期;能承受的最大亏损金额等等。简单说,若投资者所投入的资金在亏损20%的情况仍不会影响自己家庭的正常生活,那么这部分风险投资额度则是较为合适的。另外,专家认为,虽然股市带来的赚钱机会很多,但家庭资产中有养老、教育等规划的那部分资金还是应该远离基金、股票等风险投资,而重点考虑参与储蓄、货币市场基金、债券等稳定、低收益理财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