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日电 春节过后,记者从省农委获悉,今年黑龙江省备春耕生产总体形势很好,至少有5个有利条件。
一是中央和省支农惠农力度加大。中央和省里都进一步加大了支农惠农力度,黑龙江省明确提出2007年各级财政支农投入增量、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三个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对产粮大县的奖励资金优先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大幅度增加了对“三农”的投入。
二是农民发展生产积极性持续高涨。去年秋冬以来,全省已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5.77亿元,新打各类机电井5267眼,新建塘坝32座,新建蓄水池209处,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3万亩,抗旱能力有新的提高。农机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全省新购买大中型拖拉机6000多台,农具10850台件,同比均增长10%以上。全省深松整地首次突破3000万亩,80%的秋整地达到待播状态,为今年适时播种奠定了基础。
三是生产投入能力进一步增强。去年丰收,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自我投入能力增强,金融部门也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预计今年全省备春耕生产资金投入可达到289亿元,较上年增加20多亿元。
四是生产物资准备充足。全省现已储备种子54万吨,化肥225万吨,柴油12万吨。各类物资货源足,质量好,品种全,化肥价格稳中有降,完全可以满足春耕生产需要。一些农民在去年11月初就开始准备种肥等生产物资,较常年早1~2个月时间。目前,全省种子、化肥等生产物资已下摆到户30%以上,较去年同期快5个百分点。
五是种植业结构趋于合理。全省种植意向基本确定。据初步统计,四大粮食作物总体呈“三增一降”趋势,即:玉米、水稻、小麦增,大豆降;高效经济作物、饲料饲草作物呈增长态势。其中玉米可发展到5000万亩,水稻可发展到3300万亩以上,小麦面积发展到400万亩;大豆面积将减少600万亩左右。
尽管有利条件很多,但今年再夺农业丰收的不确定性因素也不容忽视。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极端性气候可能增多,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如春旱、病虫害呈偏重发生、夏季低温等。据预测,今年3~10月黑龙江省气温将正常略低,夏季可能出现低温时段,对作物生长发育十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