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极值暖冬可能引发“秋伏”水患
2007-03-01 14:11:40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张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日电 黑龙江省气候异常偏暖,其中1月份气温已达到历史极值,全省平均气温同比历年偏高6.2℃,经验显示,暖冬对应的春、夏、秋季极易发生洪水、干旱等极端气候。2月28日,记者就水情问题咨询了省及哈市水务部门,了解到今年的特殊暖冬极有可能引发7、8、9月份“秋伏”季节的水患。

  暖冬过后可能出现春寒

  记者从哈市防汛办了解到,往年,松花江哈尔滨段的开江期都在4月11日左右,如果天气一直这样暖下去,今年极有可能提前开江。目前松花江哈尔滨段的冰面厚度较以往要薄,哈市水文局已经将有关调查情况报告省水利厅,3月中旬水务部门将进行“会商”。

  据介绍,今年的暖冬天气还没有形成凌汛等水情的征兆,但水务部门与气象部门密切保持着联系,随时关注着江面情况。记者从省防汛水情科了解到,目前还不能确定暖冬会对黑龙江省春季水情产生何种影响,一些专家预测,未来可能还会出现“春寒”。

  担心夏秋之交发大水

  哈尔滨市内河管理办公室内河科的工作人员说,暖冬对内河管理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因为马家沟、何家沟等内河并无上源,河水多来自附近单位和居民的定量排放,大家担心的是“秋伏”季节哈市可能会迎来大水。“秋伏”是指7、8、9三个月,1998年的洪水百年一遇,也是在暖冬之后发生的。大量的降水和松花江水的倒灌,会给内河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记者拨通了黑河防汛办的电话,李指挥告诉记者,目前松花江北源嫩江的水情还没有异常变化,目前全省的水情问题均由省里统一协调管理。据省气象部门专家介绍,近年黑龙江省已出现10个历史暖冬年份,今年有可能达到历史暖冬极值,1月的平均气温就比历年偏高6.2℃。一般暖冬对应的春、夏、秋季节,常常容易发生洪水、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

  气温反复更易致水患

  据悉,黑龙江省的各大江河春季并不常出现凌汛现象,松花江哈尔滨段也是这样。然而,如果暖冬后再出现“春寒”天气,则不排除出现凌汛的可能,由于气温反复,下游河道已经开化的冰面再次冰冻,上游解冻下流的水就会拥堵甚至外溢。这些情况,都有待于气候发展变化测定,气象部门每天都会将天气变化的情况利用短信等形式,发送给水务工作者。

  针对暖冬天气可能带来的影响,一些区域已经开始未雨绸缪。记者从平房区了解到,该区春节期间就投入10万元对区域内的马家沟河段进行了清淤疏浚工作。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