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4日电 在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4周年前夕,记者在哈尔滨市南岗区农垦小区的一栋住宅楼里,寻访到了曾担任过雷锋生前所在部队政治处广播员兼放映员的梁友德。回忆战友雷锋,65岁的梁友德异常激动。当年,雷锋的事迹就是他播报给全团战士的。
![]() |
梁友德正在播报雷锋事迹 |
第一次见雷锋
“雷锋个子小,身体单薄,但其性格特别开朗,平时很活跃,一看见他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感觉。”梁友德告诉记者。1961年,梁友德从我省佳木斯市参军到了沈阳军区工程兵某部10团,也就是雷锋所在的团,当时雷锋已是全军典型,是“毛主席的好战士”。由于写得一手好字,梁友德被分配到团政治处做广播员兼放映员。梁友德到部队第一天,正赶上雷锋参加抚顺市第四次人民代表大会回来,要向战士传达会议精神,每个连派一名代表到会。当时,梁友德被指定参加会议,这让他激动万分。开会时间到了,一位个子不高,但长得很精神的小伙子出现在门口,有人说:“雷锋来了!”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聚拢过去。整个会议过程,梁友德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雷锋。
播雷锋事迹自己先被感动
由于工作的关系,雷锋经常到政治处汇报工作,与梁友德经常见面。那时候的雷锋,已是全军典型,但没有一点架子,每次见到梁友德都主动打招呼,还时常聊聊各自家乡的风土人情和自己的远大抱负。就在这段时间,雷锋的事迹被广泛地挖掘出来,从中央到地方媒体纷纷做了大量的报道。作为广播员兼放映员的梁友德,工作中大多都是播报雷锋的事迹。像雷锋用津贴给老乡买车票、帮助地方车站打扫候车室等事迹。
在播报雷锋事迹的稿子时,梁友德经常被这些事迹感动,那时候他就决定向雷锋学习。
![]() |
给驻哈某部战士讲雷锋的故事 |
播音稿中的雷锋形象
每天早上,雷锋总是比别人提前半小时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独自打扫营房四周的环境卫生和清扫厕所,然后给全班战士打来洗脸水,做完这些事后天还未亮,他又悄悄地来到训练场跑步锻炼和进行投弹练习。在业余时间,雷锋还特别喜欢读书,不论何时他身上总是带着几本书,只要一有空闲,他就会拿起书本来刻苦学习仔细研读,他不光自己读,还主动给大伙读。节假日期间,他从不休息,时间都用在帮生产队积肥和到抚顺本溪路小学、建设小学当校外辅导员上。晚间熄灯后,大伙儿都睡了,雷锋总是一个人在连队的读书室里读书学习到深夜,第二天他依然会起个大早。
雷锋每月只花5角钱。雷锋当时在部队每月津贴6元钱,每月他购买肥皂、牙膏和牙刷只用去5角,余下的5.5元都存在储蓄所,必要时取出来帮助困难战友和孤寡老人。一次部队驻地抚顺市望花区召开生产动员会,雷锋将在工厂和部队攒的100元钱捐了出去,之后在辽阳人民遭受水灾时又捐了100元。雷锋对自己却很吝啬,在他的床下,放着一个用破木板制成的约50公分见方的“节约箱”,里面都装着一些平常捡拾来的废牙膏皮、废螺丝钉及一些破铜废铁等,攒得多了他就拿到废品站去卖,换来的零钱就买回一些马列、毛著的书籍给大家学习。后来,人们在瞻仰他的遗物时,看见了他补丁摞补丁的袜子和衬衫时被感动得久久不愿离去……说到此处,梁友德眼睛湿润了。
![]() |
播雷锋事迹自己先被感动 |
雷锋牺牲时10万人送行
据梁友德讲,1962年8月15日,他和战友们正在抚顺市的一座山上执行任务,突然听到雷锋牺牲的消息,大家痛哭失声。作为多次播报过雷锋事迹的梁友德更是痛苦万分,他不敢相信失去战友这个事实。当他急匆匆赶回部队,从大家悲痛的表情上,才确信雷锋牺牲的消息是真的。从其他战友口中得知,当天中午,雷锋因汽车碰倒木杆砸到头部,被战友们送往医院抢救两小时后,因颅骨损伤,导致脑机能障碍,雷锋停止了呼吸,时年22岁。梁友德还清楚的记得,当年送别雷锋的情景。当时,正值酷暑,团里的战友们纷纷买来冰砖将雷锋的尸体围了起来,连队干部们轮流护灵,大家都希望能多一天留住他安详的遗容。两天后,近10万人从部队驻地护送着雷锋的灵柩向抚顺市烈士陵园走去。在长达4公里的路上,那悲恸感人的场面令梁友德至今难忘。
雷锋牺牲后,当年10月,团里成立了“雷锋烈士事迹展览室”。由于梁友德熟悉雷锋事迹,又是团里的广播员,他成了展览室的首个解说员。从早说到晚,他的嗓子沙哑了,腰累酸了,但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把雷锋事迹宣传好。此后,他又随“雷锋事迹报告团”走遍了大江南北。在回忆这段往事时,梁友德的眼圈红了起来。
雷锋精神是一团火
雷锋的精神和思想,始终影响并激励着梁友德走过不平凡的人生。自1969年从部队转业到省农垦总局后直到退休在家,梁友德不知被多少个单位和学校请去作“学雷锋事迹报告会”,他从没感到厌倦,但却遭到了一些人的议论。有人说他假冒雷锋战友,有人说他借雷锋光环来宣扬自己,一时间冷嘲热讽接踵而来。对于这些非议,梁友德充耳不闻,他说:“我是沾了雷锋的光,学雷锋每个人都有责任,我作为雷锋的战友,更有义务和责任去宣传他。”
“你吹你的冷风,我学我的雷锋”。当年,条件艰苦,为了让同事住上暖屋子,梁友德利用业余时间到林子里锯树墩当烧柴;同事病了,他孤身一人连夜赶了6里路为病号取药;他去北大荒文工团任副团长,因为节俭,养成了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的习惯,人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关灯团长”。40多年来,梁友德持之以恒学雷锋,做好事2000多件,被人们誉为“活雷锋”。
采访结束时,梁友德道出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雷锋精神是一团火,永远不会熄灭。”是的,雷锋精神是一团永不熄灭的火,它会随着历史的脚步燃烧下去,燃烧在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