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6日电 据统计,哈尔滨站前广场每天承担着10万人次以上的旅客集散服务,是哈市最大的对外服务窗口和交通枢纽。然而,春节期间,记者听到许多外地游客反映,出了站台就有“找不到北”的感觉,而哈尔滨人,对站前广场的设计和设置,也充满抱怨。
2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站前地下广场,发现情况依旧没有改变,由于地下“行不通”,地上翻越护栏的人更多了。上午10时30分至11时,记者在离永华商场关闭的地下口最近的一处护栏做观察,发现翻越护栏的人一拨接着一拨,有时并排十几人同时翻越,场面可谓壮观。
为何行人都愿在此翻越护栏过道呢?经过分析后发现原因有两个。一是:该处的地下出入口是整个广场最大也最显眼的出入口;二是:如果要到对面坐公车,这里是最近的。
据了解,哈站站前共有大大小小的地下出入口36个,记者经过两天的实地踏查发现,从出站口出来的旅客,要想就近通过地下通道过到广场对面几乎是不可能的,要过广场,必须多经过“几道弯”。更有甚者,由于很多通道封闭之后并没有标示,很多乘客下到里面才发现道路不通,不得不沿着高高的台阶返回地面。<
3日,记者在出站口跟随着一位刚下火车的老太太经历了一番艰难穿越广场的波折。老人两手各提着一个塑料编织兜,走走停停,走到了站前广场一个最明显的地下过街出入口,蹒跚着下了楼梯,却吃了个“闭门羹”。行不通,老人又呼哧带喘地重返地上广场。望着对面,老人有些急了,看到前边不远处有很多人都在翻越护栏,老人也欲跟着爬,记者实在不愿再做旁观者,只得帮她拎包绕道而行。
从湖南到哈市已经三年的谭先生说,他经常来哈站接送客人,但是经常被搞的蒙头转向,找不到个出口入口,有一次差点误了点,没办法,他只能带着客人翻越栏杆。他说:“哈尔滨提倡的‘三让’,但在这里却是人挨人、车追车、人车互不相让。”
站前交警中队的民警说:“因为地下通道被封闭,行人只能违章走地上,所以道路护栏每天都被行人掰开10余次,看都看管不过来。” 哈站一位工作人员说,他们经常遇到因为站前地下通道的标识不清,乘客穿越地下通道迷失方向后耽误了乘车时间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