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8日电 记者从哈尔滨市科技局获悉,今年哈尔滨市将全面实施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工程、重点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工程、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工程和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创新工程,以工程化集成促进各领域自主创新和竞争能力提高,依靠科技进步,从根本上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哈尔滨全面振兴。
提升实力
攻克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
据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这四项工程将紧紧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实现哈尔滨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科技支撑这一主线来推进。
重点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工程,将针对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不强、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的问题,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组织好超临界发电核心技术、百万级核电空调和燃气轮机设计制造技术、数字广播发射技术、高性能铝镁合金加工技术、中药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的重点攻关;突破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瓶颈,重点支持哈电站集团、哈量、哈轴、哈药、光宇等企业的一批产业化项目;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通过对威帝公司的汽车总线系统、博实公司的全自动包装码垛机器人、宏立公司的淀粉胶囊、博深公司的耐磨陶瓷燃烧器、海太公司的微位移传感器、亿时代公司的蓝牙技术应用、智力公司环保胶粉等项目支持,促进企业快速成长,培育一批经济增长点;超前储备一批前沿技术,重点加强网络化创新设计技术、智能化设计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新一代电力电子控制系统、中药有效部位分离技术及空间探测与识别技术等一批前沿技术超前储备,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续支撑。
贴近生活
科技成果惠及百姓
就百姓关注的卫生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及食品安全等方面,哈尔滨市将通过实施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工程,攻克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使科技成果与创新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生活,进一步提高百姓生活质量。
卫生健康方面将重点抓好艾滋病、乙肝新型疫苗、结核病毒抗药性研究等重大项目的联合攻关,加快阶段性成果突破,同时抓好北方哮喘、血液病、心脑血管病等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多发性疾病防治水平的提升。
食品安全方面,将加大高端技术研究和适应市场需求快速高效检测设备的研制,开发天然植物色素和植物防腐剂、无污染保鲜技术,对各种重大疫情疫病防治的前瞻性技术进行超前储备。
同时,在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方面,针对哈尔滨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制药及食品企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等,优先推进相关技术研究。
优化品种
源头解决缺乏优质主栽问题
据介绍,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工程将有力促进哈尔滨市传统农业尽快向现代农业转化:重点培育超高产玉米品种、高油高蛋白大豆、加工型专用大豆新品种、优质强筋小麦、寒地高产牧草等一批新品种,加大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从源头解决哈尔滨市缺乏优质主栽品种问题;继续扩大先进栽培技术覆盖面,加大高效生物肥和生物农药的开发;针对可能出现的人畜共患疫情超前组织科技攻关。同时,将大力推广一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推进一批区域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
替代能源
优先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
据了解,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创新工程将针对目前能源紧缺问题,启动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专项,优先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替代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以及LED照明、热泵等节能技术,形成光伏电池、多晶(或单晶)硅太阳能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等10项重大新能源产品和技术工程,着力推进一批现有能源项目的产业化,缩短生物柴油、乳化燃油、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等新能源产品的市场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