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5日电(记者 付巍) 记者在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工作会议上获悉,经3年多的努力,绥化市寒地黑土品牌战略已经初见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市经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核准认证的A级绿色食品基地面积达到1000万亩,占黑龙江的1/4,占全国的1/8,有绿色食品生产及加工企业60家,绿色、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总产值突破132.3亿元,绿色食品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地(市)城市之首。今年已在全国率先实现无公害产地认定和千种农产品无公害认证的目标。
据绥化市农委的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把绥化建成全国最大的寒地黑土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品基地,他们将采取四项重点措施。 以目标统领品牌提升。预计到2010年,全市经国家认证的A级绿色食品面积达到1500万亩,绿色经济总量达到1000万吨,寒地黑土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扩充到120亿元,绿色经济增加值达到200亿元。由知名区位品该向国内外知名品牌迈进。注重寒地黑土品牌新产品的开发取得成果,力争使寒地黑土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20%以上。
以市场推进品牌提升。抓紧培育寒地黑土绿色物产营销企业和物流集团,重点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组建寒地黑土绿色物产配送中心,集中优势产品,主攻重点市场,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攻占”,着眼在国内166个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设立寒地黑土绿色食品专营店、不断扩大寒地黑土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加快国际市场开拓,扩大美国寒地黑土绿色物产竞销额,同时在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及台湾地区建立寒地黑土绿色食品营销机构。
以科技支撑品牌提升。紧密荣辱科技要素,是寒地黑土品牌发展壮大的坚实阶梯。为此,我们狠抓人才开发、产品跟进、技术支撑三个钟点,通过与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管理学院等高等院校的解密合作,已经建立起了人才培养体系,产品研发机构和智力支撑队伍,为寒地黑土品牌的开发打造,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涌动的活力,增强寒地黑土绿色食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
以集群承载品牌提升。寒冷地区黑土做为一种品牌带动型经济模式,最终要体现在加快经济发展上。品牌与产品、企业、产业共存双赢,是这种经济形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