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6日电 题:众里寻你千百度 百姓难见降价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月23日宣布,调整心脑血管等10类354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其中七成品种下调,平均降幅20%,最大降幅85%,降价金额约70亿元。
好消息:
据哈尔滨日报报道,15日起,银杏叶注射液、维C银翘颗粒、华佗再造丸等278种中成药零售价格实行调整。虽然哈尔滨市药店已开始执行新价,但降价品种仅170余种。( <<<<全文)
据牡丹江日报报道,牡丹江市物价部门将对278种中成药内科用药零售价格进行调整,调价共涉及1000多个具体剂型规格,平均降幅15%。 ( <<<<全文 )
据鹤城晚报消息称,齐齐哈尔市3月15日起,开始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制定九味羌活颗粒等278种中成药内科用药最高零售价格的通知》精神。( <<<<全文 )
针对此次中成药价格调整,记者昨天在哈尔滨市中央大街、顾乡大街以及西大直街等部分药店走访时,这些药店相关负责人都表示,已收到药品降价信息,药品价格也已经调整。但记者发现,部分降价名单上的药品在药店却买不到。
一家制药厂负责人如是说:
做药就像做手机,手机价格一直在降,但总有高价新产品推出。你降低找这个药的价格,我就再推一个新药,一样可以获利。
一药店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某三甲医院一医生如是说:
消费者如是说:
一位购买药品的市民认为,发布药品降价,已经不止一次了,但是降价后,有的药就买不到,这种现象让人无法接受无法接受。
代表如是说:
国家发改委已先后20多次对1600多种药品降价,但药品“一降就死”,或“改头换面”,重新变成“高价药”。频频降价,为何老百姓却得不到实惠? “21次降价,数百亿元金额,为何还是难觅低价药?要从根本上遏制‘看病贵’,坚决刹住药品‘降价死’、旧药换‘马甲’现象。否则,今天的降价,就是明天新一轮的涨价。”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董事长王晶如是说。( <<<<全文 )
全国人大代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孙诚谊分析称,一些药品生产企业的对策是,适当调节一下药品的成分,药品的化学名称就变了,也不用降价了,有的产品甚至可以借新药的身份提高价格。这就是为什么屡屡降价而药品价格依然虚高的原因。(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