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日,记者见到这些大学生的时候,他们正在哈市南岗区的归侨敬老院为老人们打扫卫生、修理收音机。老人们一边高兴地和学生们说着话,一边拉着学生们的手不放开,如同在与分别很久的孩子团聚。一名正在为一位老太太梳头的学生格外引人注意,他一边细心地帮老人梳着头,一边用生硬的汉语和老人交谈,还不时问着一些幼稚的问题,逗得老人合不拢嘴。这个学生是韩国留学生郑皙熙,2006年6月来到中国,已经参加“爱心社”半年了。
郑皙熙告诉记者,他刚来中国的时候汉语很差,每当在外面迷路的时候,都是热心的中国人将他送回到学校;每当到商店去买东西因为与营业员沟通困难而焦急的时候,总会有懂英文的大学生来到他身边,主动为自己做翻译。虽然身在异国他乡,却可以让他感受到像在祖国一样亲切和温暖。他加入“爱心社”,就是要把中国人送给他的亲情与温暖,再传递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图为郑皙熙在为老人梳头。
责任编辑:张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