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日,在东北林业大学挂满了各种毛皮的标本室里,记者见到了正蒙着眼睛练习用手辨别动物毛皮的刘微。刘微告诉记者,她从小就喜欢看《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电视节目。在肇东二中读书时,老师发现她对自然科学感兴趣,就经常向她推荐《大自然探索》等科普读物。2002年夏天,刘微在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选择了东北林业大学野生物与自然保护专业。现在,刘微正在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并担任学校毛皮标本室管理员的工作。
“一张毛皮,不仅可以代表一种动物,上面还记录着这种动物的活动地域、性别、年龄等信息。”大学期间,《毛皮学》课程激发了刘微的兴趣。每次上毛皮鉴别操作课时,刘微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课余时间也全部用在学习毛皮鉴别上。每类动物毛皮都有自己的特征,在实验室里,刘微对着动物毛皮仔仔细细对比观察,反反复复抚摸感受,每次都是把胳膊累得酸疼才停手。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微不仅掌握了视觉、触觉、嗅觉等全感官毛皮鉴别法,还精通了蒙眼手摸毛皮就能鉴别动物的绝活。在2005年第二届“东北林业大学毛皮识别大赛”上,刘微以速度快、准确率高的蒙眼识别动物毛皮的绝活脱颖而出。随后,刘微又代表学校,为黑龙江各地海关执法人员进行毛皮产品识别和毛发检验的技术培训。
说起参加中央电视台主办的“2007劳动榜样”电视选拔赛的经历,刘微到现在还觉得挺兴奋。2月末,她所在的学院接到“2007劳动榜样”节目组的邀请,院领导一致推荐她参加。3月10日、11日两天,“2007劳动榜样”海选初赛和决赛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刘微告诉记者,进入赛场的一刹那,看到评委、摄像机和现场那么多观众,她的心情非常紧张,可当她蒙上眼睛,手触摸到一张张柔软的毛皮时,好像一下子回到了毛皮标本室里。她信心十足、“百摸百中”,迅速地答出了毛皮的名称、地域、雌雄。在3分钟的限时比赛中,刘微准确识别出了所有动物毛皮(37张)。第一天的初赛后,刘微顺利进入了决赛。可在决赛阶段,她却因为没有现场比赛的对手,而没能直接晋级总决赛。现在,她正积极备战,准备参加附加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