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克东县张老汉自办“农民书屋”
2007-03-19 10:52:3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秀成 姚建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9日电 克东县玉岗镇新合村农民张德仁,虽不是什么名人,可在当地,却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为啥?村民说,是张德仁的“农民书屋”把我们领到了发家致富的路上,大家伙儿打心眼里佩服他。

  说是书屋,其实很简单。两张书桌、几条板凳、两排简易的书架、3000多册图书,十几种报纸,一间四五十平米的平房,便是书屋的全部家当。但这里,却凝聚了张德仁老汉的全部心血。他的目标就是让十里八村的农民朋友从这里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信息。

  张德仁只有初中文化,多年的坎坷经历让他深深地感到:农民在致富路上,苦于科技知识的匮乏。2000年初,建立一个“农民书屋”的念头,渐渐在他心里萌动。想法刚一“出炉”,就遭到家里人的一致反对。当时,家境比较清苦,更何况还有一个女儿没有出嫁,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用钱,投进去这么多钱,还不是打水漂。乡亲们也是议论纷纷:“一个农民老头办书屋纯属没正事儿”、“出什么风头,争名夺利”。但张德仁却铁了心:“我一个50多岁的老人,还有出名的必要吗?我的‘农民书屋’,就是免费为大家服务的,图的是哪份利呢?”

  最终,他还是偷偷地挪用了家里仅有的1万元钱,跑县里、进省城置办起来。

  2000年5月,“农民书屋”开张了。然而,大家对“农民书屋”的冷淡让他始料不及,十几天过去了却无人问津。一时间,“农民书屋”陷入尴尬的境地。

  随后不久发生的一件事,让村民认识到了老张书屋的好处。在新合村,发生了黄豆秧苗腐烂的事情,造成农田大面积减产,一些村民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急得束手无策。正在这时,张德仁在资料中查寻到这是大豆菌核病,需要及时对黄豆田进行降低湿度,避免施过量氮肥,同时喷洒70%甲基硫菌灵,7至10天一次,两三次便可根治。老张马上把这个办法告诉大家,一试,方法果然奏效,“农民书屋”迅速地热闹起来。

  张老汉只要一出门,书店是他的必到之处。一次,他去哈尔滨买完返程的车票还剩200多元钱,准备给老伴和孩子们买点东西,再买点书。进了书店后,他在不知不觉中买书花光了钱,兜里就剩一块多钱,午饭还没吃。买了一个最便宜的面包,就着凉水吃下后。捧着一摞书登上了火车,又走了几十里路精疲力尽地回到家。那天,老张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老张从书里看到先进的种田知识,首先自己进行科学实践,为乡亲们做示范。这两年,他每年都要进行新品种试验,成功后及时推荐给乡亲们,如果失败了,就自己默默地承受着损失。乡亲们也都暗地里盘算着:老张,真是个好人啊!

  为方便群众查找资料,张德仁还专门制作了一套服务指南,把农业类的报纸和杂志上的信息知识都剪贴下来,分类制作成册。如今,村民们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只要有时间,就三五成群地来这里看看报纸,查查资料。已经有近万人次在这里受益。

  2006年7月,张德仁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在,他正张罗筹备一次巡展,过完正月,张德仁要让他的书屋走出本村,让知识的营养滋润十里八村的农民朋友。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