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东江桥的命运
2007-03-19 15:20:43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鞠红梅 张大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市政府决定封闭东江桥是对人民生命安全负责的正确和必然选择。
 松花江公路大桥目前车流量严重超过设计流量,车辆行驶速度平均下降了10%。
在江南上班的居民,每天在路上的时间来回增加了两个多小时。

  东北网3月19日电 从东江桥桥头的钢筋网安装的那一刻起,便改变了松花江两岸交通的格局。

  哈尔滨的江南江北两岸由四座大桥连接,由西向东分别是:公路大桥、滨洲桥、东江桥和四方台大桥。其中,滨洲桥为铁路桥,而四方台大桥不但离市区远且为收费桥,多用于通往吉林省等方向的车辆通行。原来承担着江南江北居民通行、客货运汽车通行任务的东江桥封闭后,它的未尽使命便重重地落在了本已并不宽松的松花江公路大桥身上。公路大桥,责无旁贷地成了市民往来于松花江两岸的唯一通道。

  松花江公路大桥始建于1983年,1989年通车,建成后以其可并列行驶四辆大型卡车的24米宽的桥面,创下了国内特大型公路桥中桥宽之最。通车初期,桥宽而车少,桥面交通畅通无阻。随着哈尔滨市车辆的增多、江北的开发,特别是市政府行政办公中心搬入松北区、冰雪大世界永久选址锁定松北区,哈师大及哈商大扎根松北区、新的太阳岛风景区展露新颜、呼兰区利民开发区渐成规模等,均令公路大桥上车流穿梭、昼夜不息,交通日益繁忙。

  市交警支队统计:东江桥封闭前,松花江公路大桥每小时的车流量便已达到每小时4000余台。而这座桥的设计最高车流量为每小时4500台,车流量已接近饱和。东江桥封闭后,公路大桥承担了东江桥近80%的过江交通量,每小时车流量达到5000余台,超过了设计流量,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连续几日记者观察,每天7时上班高峰时段,等待上桥的车辆在桥下排起几十米至数百米长龙,只能亦步亦趋缓行上桥。9时以后,车流才逐渐恢复正常。11时后,车辆开始增多,在引桥和桥面上缓慢行驶。16时30分以后便迎来下班高峰,车辆拥堵时常发生。

  东江桥封闭的两个月来,市交警支队秩序处工作人员对公路大桥的交通深有体会,过江车辆的聚集令车辆在桥面的行驶速度平均下降了10%以上。而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或坏车,桥面便会发生严重拥堵,交通全面瘫痪。

  钢结构桥梁专家论证后认为,一般情况下,维修一座旧桥直接和间接费用比修建一座新桥还要高,最高可达到3倍失去维修价值,东江桥待全面报废

  东江桥的封闭必然会对沿桥居民和企业的生活生产引发上述影响,而两个多月前,市政府封桥的决定公布得却迅速而坚决。回顾这一决定形成的始末,方可见政府的慎重和对市民安全负责的良苦用心。

  三次论证唯有封桥

  市公路部门详细记载了促成封桥的每一步历程。早在2002年,因桥体老化,铁路部门便组织桥梁专家对东江桥进行鉴定和评估,专家认为,在正常行驶的情况下,该桥可使用至2016年。但近年,很多满载残土和建筑材料的货车昼夜不停地由该桥经过,桥面由于长期重压焦油已被挤到两侧,桥面多处破损露出混凝土层和钢筋。因此,2005年11月,市交通、公安部门邀请省内著名桥梁专家对东江桥进行了第一次险情论证会。实地考察中在桥上发现多处钢梁裂纹,铆钉松动、混凝土桥面破损、伸缩缝破损等严重病害。市政府采纳了专家对通过该桥的车辆进行了限高、限速的建议。

  连续观测一年后,去年11月,市有关部门和省内桥梁专家对东江桥进行了第二次论证。钢桁梁结构的东江桥,钢梁间以直径2.2厘米的铆钉高温挤压连接,而此时,万余铆钉已脱落107枚,上桥的锥坡下沉6至8厘米,锥坡水平位移4厘米,承载桥梁的重梁上出现了上下45度的贯通裂纹。

  去年12月,专家进行了第三次实地观测和论证。发现仅一个月时间,桥上脱落的铆钉由107枚猛增至196枚,尤其是支撑公路桥面受力点的铆钉脱落。专家认为,该桥公路路面在车辆荷载冲击作用下,或恶劣天气影响下,随时有发生钢梁脆断的危险,已属高龄危桥。建议修复或报废。

  根据专家建议,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滨北松花江公铁两用桥(东江桥)桥面实行封闭的通告,于去年12月25日起施行。

  即使在东江桥封闭以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仍在谨慎论证这一决定的正确与否。

  1月30日,国内著名的钢结构桥梁专家、北京交大桥梁与结构工程研究所两位教授受邀来到哈尔滨市,会同交通等部门,专门就封闭东江桥的正确性再次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召开专家论证会。

  论证结果认为,前三次专家论证的结果是正确的,东江桥钢材本身已发生脆性变形,随时可发生桥梁坍塌的危险,一旦车辆或行人在桥面通行时桥梁坍塌,后果不堪设想。他们认为,市政府决定封闭东江桥是对人民生命安全负责的正确和必然的选择。如不封闭,则是政府不作为不负责的行为。

  修复价值几乎不存

  桥梁封闭,并非罕见。省内的就有1935年建成通车、2005年封闭的齐齐哈尔嫩江钢桥。北方交大的高教授曾亲自主持嫩江钢桥的检测鉴定。他在国内钢结构桥梁研究方面是极其权威的专家。

  为什么东江桥这座公铁两用桥火车尚可通行,而公路桥面必须封闭?高教授说,这座桥上公路和铁路传力路径是不一样的。上层的公路桥面由钢梁支撑,在支承公路桥梁纵横连接点的铆钉脱落之后,承受并传递公路荷载的主要承重构件上横梁与节点病害严重,使公路桥面结构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和效力,从构造上说肯定不能使用了。而承受铁路荷载的主要承重构件主桁没有明显病害,目前铁路尚可限速通行。

  高教授认为,如果必须对东江桥进行维修,以期恢复部分交通,就必须封闭铁路交通,且造价昂贵,其直接和间接产生的维修费用,在一般情况下,比修建一座新桥还高,最高可达到3倍。而且维修难度大、时间长,综合经济、技术等条件,已属高龄危桥的东江桥没有实际的维修价值。

  同时,国内和省内桥梁专家也提出,在东江桥封闭的情况下,市有关部门应与铁路部门协调,对节点脱落的铆钉采用高强螺栓进行替换,以避免因温度变化、风力荷载及铁路行车振动等作用,造成公路桥面构件的突然脱落。

  东江桥是否会拆除及何时拆除,则将取决于东江桥下层铁路的运行情况。哈尔滨铁路局工务处桥梁科负责人介绍,目前,铁道部专家对东江桥铁路的鉴定使用期限仍为2016年,目前,火车在该桥运行也已进行了限速,正常情况时速为120公里的火车在通过该桥时,货车限速45公里,客车限速90公里。

  市公路部门有关人士预测,因松花江上将建新桥,及考虑到桥墩对江水的阻力等因素,待东江桥全面报废后,留下来作为景观观赏的可能性不大。

  新跨江大桥将接替东江桥重任初定今年4月或7月开工建设

  为把江南江北连为一体,市规划部门近年规划出十余条江上通道。今年最有可能实施的是道外二十道街跨江大桥及江北联络道,这项工程将南起道外二十道街与靖宇街交叉口,跨越松花江河道和江心岛,北与哈伊公路相连,全长14.8公里,其中跨江桥长2.783公里,估算总投资约14亿元。道外二十道街跨江大桥位置与东江桥相距不远,建成后不但解决松浦镇7万百姓出行难题,还将成为哈尔滨市连接江南江北的重要枢纽工程。

  据市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半个月前,国家评审组来到哈尔滨市,对二十道街跨江大桥建设项目进行了技术性论证,并进行了启动建设的评审。目前,可建报告已经通过。市建委和松北区等有关部门已就二十道街跨江大桥的启动建设进行了多项研讨,确定今年将开工建设,具体时间初步定为4月或7月,现在正报请市政府审批。

  由于松花江水面宽阔,要建一座桥梁并非易事。市交通部门将在新桥建起之前,在夏季增加渡江船只,在冬季将考虑架设浮桥。

  一座桥改变了千家万户生产生活

  东江桥封闭,给公路大桥带来重负,而对于曾每天依靠东江桥通行的居民来说,带来的不仅仅是因绕行而额外支出的时间。

  7万居民每天绕行过江

  松浦镇是距离东江桥最近、受东江桥封闭影响最严重的区域。据统计,松浦镇有3万余自然口,还有黑龙江科技学院等6所大中院校4万余师生。东江桥的封闭,7万人的生活因之改变:在江南就读的学生、在江南上班的居民,在江南居住、在科技学院上班的教职员工……工作和学习要求他们必须每天往来于江南江北之间,两个月前,他们都是就近从东江桥过江,乘车至江南只需20分钟。而眼下,他们要乘车绕行10公里从公路大桥过江,到江南至少1小时20分钟,每天在路上的时间来回增加两个多小时。

  一家住松浦镇、在博物馆附近上班的居民对此感到苦不堪言:以前开车走东江桥到单位是40分钟,而现在即使在公路大桥畅通的情况下也至少需1个半小时,如遇降雪或交通事故,一上午都到不了单位,迟到成了家常便饭,工作因此而受影响。

  松浦镇有关负责人说,镇上不少居民因无法忍受每天在路上支出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而到江南租房居住。这对他们是无奈之举,却令更多没条件去租房的居民羡慕不已。松浦镇现有5000余60岁以上的老人,如突发疾病,封桥前叫救护车只需15分钟便可到达,而现在至少需1个小时。而如突发火灾,消防车也不能及时到达。这些都是交通受阻的居民们的隐忧。

  千户企业经营受到重创

  东江桥封闭的两个月来,对松浦镇企业发展、招商引资,乃至菜农生存的影响日益突显。

  松浦镇政府有关资料显示,该镇现有1000余家企业,由于公路大桥白天不允许货车通行,要想及时运送原材料必须走距离远且需交费的四方台大桥,致使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下降,许多企业生产受阻,效益严重下滑。松浦镇最大的东北亚经贸科技合作区内已引来数十家企业,其中生产规模最大的一家企业已投资数亿元进行生产,封桥后,经济效益受到重创。许多曾有意向在合作区内建厂和在松浦镇投资的企业已放弃投资项目计划。

  直接受影响的还有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靠近东江桥处的常盛源、金水家园等住宅小区在封桥前销售得红红火火,封桥后却不断有人退房,令开发商遭受极大经济损失,却束手无策。

  企业面临发展难题,而摆在该镇2万菜农面前的,却是生存问题。以前的夏秋季,菜农走东江桥,20分钟就能把新鲜蔬菜运到港务局蔬菜批发市场,而现在,公路大桥21时后方允许农用车通过,菜农们忧虑:今年和以后的蔬菜还能卖出去吗?

  背景

  东江桥即滨北松花江公铁两用桥,又称滨江大桥。该桥为公路与铁路共用的大钢桥,共12个孔,全长1147.6米,是哈尔滨市最早的公铁两用过江大桥。

  1932年哈尔滨被日本侵略者攻陷。日本侵略者为了掠夺黑龙江省的丰富资源和实现进一步的占领,对哈尔滨地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规划。滨江大桥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哈尔滨事务所设计,南满铁道株式会社铁道建设局主持施工,1932年11月5日始建,1934年9月竣工。整个工程费用347.26万元伪币。

  1986年以前,也就是在松花江公路大桥建成前,它是江南连接江北,以及哈尔滨市连接大庆、伊春、黑河的唯一公路交通特大型桥梁。

  该桥作为公路铁路两用桥,分上下两层,下层是铁路单行线,上层是可供两车并行的公路,公路两侧是1米宽的人行道。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