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0日电 外在环境的安全,再次为人口出生质量敲响警钟。近日,哈尔滨市一名女婴出生便十分瘦小,明显发育不良,体重只有2250克,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胎儿被动地吸入了爸爸“放”的“烟毒”。记者昨天从省疾控中心了解到,哈尔滨市今年已被列入吸烟流行病学调查,完成首个公共场所被动吸烟监测。
哈医大附属四院产科主任朱莉说,被动吸烟会使孩子在胎儿时期形成一种基因变异,这种基因变异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一辈子的事。孕妇被动吸烟与主动吸烟的后果一样,均可构成对胎儿的危害,增加出生缺陷的危险性。有毒物质随着烟雾被吸收到母体血液中,使母体内的血氧含量降低,胎盘中的血氧含量也随之减少。胎儿由于缺氧,可造成生长发育迟缓,存活率降低,还可能损害孩子成年后的生育能力。
朱莉认为,社会要关注公共场所,包括工作场所的环境安全,还孕产妇一个洁净的空间,减少她们被动吸烟几率,以提高人口出生质量。同时她提醒,想做妈妈的女性一定要做好婚检和孕检;烟民们特别是那些准爸爸们,务必积极主动戒烟;孕妇不仅要远离烟雾区,在家中也应注意经常开窗通气,要求丈夫控烟。
据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姜戈透露,今年黑龙江省将在部分地区进行“公共场所被动吸烟监测”,哈市被纳入监测范围,将在医院、社区、学校、火车站、商场等设多个被动吸烟监测点。目前项目具体方案即将出台并实施,预计11月份结束监测。
1996年全国吸烟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有57%的15岁以上女性和60%以上的育龄妇女每天都在被动吸烟。在被动吸烟妇女中,71%是在家里,25%在工作场所,33%在公共场所被动吸烟。在一些特殊行业,如在餐厅、酒吧、网吧等工作的女性,几乎100%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