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库容相对较小等三因素困扰“骨髓捐献”
2007-03-21 16:06:27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赵振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1日电 中华骨髓库黑龙江分库建立3年来,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测数据为2.5万份,有139名志愿者与病人HLA配型相同。省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对他们进行了再动员,只有17位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介绍,白血病的发病率很高,仅黑龙江省每年就有近1万新发病例,其中50%是青少年,而这1万病人中只有1%能找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一边是高发病率,一边是实现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数量有限,从而使无数白血病患者在死亡线上苦苦等待。省红十字会和省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的有关人士认为,其原因主要来自3个方面。

  首先是造血干细胞库容“相对小”。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的前提是,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供者与患者的HLA配型相同,而配型相合率只有几万分之一,一些特殊配型甚至达十几万分之一。这就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建立相当数量的HLA库容,满足需要移植手术患者的配型。但目前中华骨髓库志愿者HLA资料只有50万人份,仅有600余人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而美国国家骨髓库起步早,库容量为550万志愿者,配型相合率为80%,每年移植量达2000例。

  检测经费不足也影响着骨髓库的增容。据了解,每检测一份血样,需500元检测费,而目前这笔开支大部分还是依靠有限的彩票公益金以及慈善家的资助,远不能满足检测的需求。

  此外,有些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得知自己与白血病人配型相同时,却反悔了,不愿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黑龙江省从建库到现在,有139人与病人配型相同,除一些高分辨不相合、体检不合格、患者病情变化、移植经费不足而终止外,临时反悔也是捐献不成功的一个因素。这部分人反悔对病人是一种沉重的打击,也浪费了有限的检测资金。

  对此,省红十字会有关人士说,现在需要更多的HLA检测,希望适龄的健康市民加入到骨髓库志愿者中来,希望有能力的人士慷慨解囊,支持骨髓库的建设,扩大容量,救助更多的患者。省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热线电话:0451—82766523。

  新闻链接

  如何捐献造血干细胞

  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市民,都可与红十字会联系,到指定地点抽取6-8毫升血液,经HLA分型检验后,把所有相关资料录入中华骨髓库数据库,即可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即平时所说的骨髓捐献)的志愿者。若配型成、捐献者体验合格,在采集中心连续4天注射细胞动员剂,之后进行采集,主要是捐献者的血液通过细胞分离机,将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后,从另一管道输回捐献者身体。

责任编辑: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