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3日电 昨天,哈尔滨市公布了《2007年公厕建设管理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哈尔滨市将严格公厕管理,除了配套建设环卫工人休息室外,不得擅自改变公厕用途。今后,占用公厕空间开小卖店等改变公厕用途或结构的行为将被取缔。
新建公厕应达国家一类标准
据了解,今年新建公厕必须按照国家建设部《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规定的间距建设,按照一类公厕标准设计、建设。公厕建设要实用美观,外形要因地制宜,根据实地可能设计建筑体量和外形,做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体现城市建筑艺术特色,一厕一景。
新建公厕空间高度、厕位间距、隔板、选用洁具、地面和内墙体材料等均应达到国家一类公厕标准。公厕建设要设置残疾人厕间,具备条件的应设置无障碍通道和儿童专用的小便器、洗手台等,满足不同人群用厕需要。新建公厕应分别设置男女厕间、厕位,不得设置男女混用厕间、厕位。
晨练区域公厕5时对外开放
据了解,以前,哈尔滨市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厕建设的角度出发,曾出现利用公厕开小卖店等经营行为。近年来,此种情况大为减少,但部分区域尤其是流动公厕,仍部分存在上述情况。今年,哈尔滨市明确提出,要完善公厕功能,除具备条件的可合并建设环卫工人休息室外,不得擅自改变公厕用途和结构,坚决取缔在公厕内从事经营行为。对个别已经改变用途、占用公厕空间或改变结构的公厕,6月1日前必须恢复原有面积和使用功能。
另外,公厕要全部设专人管理,管理制度要健全,标志要规范、明显。公厕设施要按时维修,保证厕内外设施齐全、完好。要及时清理厕内卫生,达到无异味的标准。在开放时间上,要按规定在7时—22时准时开放,不得无故关闭。早市、晨练区域等重点部位公厕,要在5时对外开放。
导向标识5月1日前完成
近年来,哈尔滨市不断投入资金进行公厕建设,并采用了开放临街商服单位厕所、规划配套建设公厕等方式,多渠道增加公厕数量。然而,由于缺乏明晰的导向标识,经常出现找不到厕所的情况。为此,今年哈尔滨市将加大公厕导向标识的设置工作力度,让每一个公厕都发挥出应有的功能,方便入厕。原有公厕导向标识的设置预计于5月1日前完成。
据了解,哈尔滨市将结合国内外城市的成功经验,在商业、旅游较为集中的区域设置标有周边公厕、对外开放厕所的“入厕导向图”;在主次干道街口设置标志醒目的公厕导向标识,导向信息将标明方向、距离等,以方便市民和游人。
探索公厕免费开放可行性办法
今年,哈尔滨市将探索公厕免费开放的可行性办法。目前有关部门已开始进行调研。据了解,免费开放公厕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资金来源和管理方式。管理者认为,免费开放公厕符合国情、市情,公厕管理可以转化成社会公益性岗位,能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在不改变公厕功能的前提下,也可尝试转让冠名权、设置广告位置等市场化方式筹措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