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4日电 3月初刚买了国债的市民,不必再为加息可能带来的收益“缩水”而苦恼了。记者23日从省中行、农行等多家银行获悉,昨天,几家银行已接到财政部门书面通知,月初购买今年首期凭证式国债的市民,可以提前兑取并重新办理“转存”,享受到“加息”后的高利率。
据了解,今年3月1日2007年首期凭证式国债正式发行,3年期和5年期票面利率分别为3.39%和3.81%。3月18日央行发布加息消息后,国家财政部也紧跟着发布公告,从3月18日起,将还在发行期内的本期国债票面利率也相应上调0.27个百分点。但由于各家银行的国债份额,基本都早已在3月1日当天销售一空,因此,能直接按新利率买到国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么,月初“抢”到国债的市民该咋办?昨天,中行省分行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昨天上午,银行收到财政部门转发的关于此事的文件,按照文件,月初购买国债的市民,可以像转存定期储蓄一样把国债“折腾”一下,即到原认购网点花1‰的手续费办理提前兑取,再按照新利率重新办理认购,从而享受到利率上调的好处。“转存”国债收益能增加多少?银行人士帮市民算了笔账,以投资一万元为例,3月18日前购买的3年期和5年期首期国债,到期收益分别为1017元和1905元;而3月18日后购买,到期收益分别为1098元和2040元,分别比调整前多出81元和135元。不过,在扣掉1‰即10元的提前兑取手续费,并忽略活期利息的情况下,1万元的3年期和5年期首期国债重新“转存”,实际分别比“不转存”多收益71元和125元。
银行有关人士透露,昨天,已有部分消息灵通的市民到银行办理了国债“转存”,“预计接下来的几天,会出现一个国债‘转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