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引导组织服务农民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2007-03-30 13:46:52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季佳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30日电 26日至28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深入巴彦县和通河县,了解当前农村备春耕生产情况,就新农村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开展调查研究。他在调研中强调,要适时有效地引导、组织和服务农民,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核心,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事先不打招呼,往来不用迎送。杜宇新一行轻车简从,随走随停,田间问农情,车间话经营,一路深入两县20多个地方,面对面与农民群众、企业职工、县乡村干部和企业经营者交流,共商致富发展大计。

  农资产品“集中经营”的模式,必然起到保证质量、平抑价格的作用,从根本上杜绝坑农、害农事件发生,最终实现便农利农惠农

  时值备春耕,沃野山乡地气升腾、万物复苏,一派繁忙景象。调研中,杜宇新多次临时动议走进村屯,询问农民关于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贸生资情况:货源充足吗?质量可靠吗?价格合理吗?

  在两县,杜宇新分别考察了当地的农业生产资料大市场。巴彦县和通河县农资市场都是在政府引导下、经市场化运作兴建的农资销售龙头企业。他们通过出售和租赁商铺等方式,将原有分散经营的业户集中起来,统一管理,不仅便于农民“货比三家”,集中采购,也改变了原农资分散销售、管理困难的局面,为粮食丰产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杜宇新仔细询问了农资市场的经营管理情况,详细了解“一站式”购物给农民带来的新变化,对这种“创办市场、集中经营”的农资销售新模式深表赞同。杜宇新说,农资大市场为服务“三农”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业户之间形成的良性竞争局面,必然会起到增加信息渠道、保证货品质量、平抑价格的作用,有利于降低农民的交易成本,从根本上杜绝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最终真正实现便农利农惠农。

  调研期间,杜宇新多次嘱咐县乡村负责人,要多为农民发展生产提供适时、有效的服务,切实解决农民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更多农民尽快走上致富路。

  坚持把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绝不是一句口号。要适时、有效地引导、组织和服务农民,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

  3天时间,杜宇新走了8个村。坐在农民的炕头上,杜宇新问得最多的是农民收入多少?大家靠啥致富?他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还是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县乡村各级领导要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引导、抓组织、抓服务,把广大农民和方方面面的力量调动起来,共同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

  26日,杜宇新来到巴彦县兴隆镇民主村。在村委会的组织下,民主村村民自愿出工出劳,自己动手绿化村屯、改造家园。两年时间,这个省级贫困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整洁的休闲广场、宽敞的水泥路面、整饰一新的房舍……农民们高兴地说:环境好了,我们的生活更有奔头了。

  杜宇新感慨不已:坚持把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绝不是一句口号。农民有追求富裕、文明、和谐的愿望和要求,关键是要通过农村基层组织的适时引导和有效组织,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自力更生、建设家园、改善环境。“因为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受益的主体。农民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新农村建设不可能实现。”

  在通河县祥顺镇太平山村,看到村民们栽种榆树、果树,以篱代墙,美化家园,杜宇新称赞他们的做法“降低成本、贴近自然”。他说,新农村建设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绝不能脱离农村实际,要经得住历史的检验。

  要以诚招商,重商亲商,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动地方经济加快发展

  在巴彦县调研期间,杜宇新实地查看了远达糠醛有限公司、万北轴承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对巴彦县“强工兴农”的思路和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巴彦县实现加快发展的关键是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扩大就业,拉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以诚招商,重商亲商,杜宇新不仅殷切嘱托,而且身体力行。调研中,得知国有企业巴彦县亚麻原料厂目前正处于停产状态,杜宇新当即表示可以为企业寻找“婆家”。他将投资商请到巴彦县,亲自陪同看厂房、听汇报、算细账。市委书记的满腔热情和真挚情谊深深感染了投资者;身体力行、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更使巴彦县各级干部深受触动。杜宇新还特别叮嘱两县负责人,招商引资时要坚决拒绝那些高污染项目,宁可项目不上,宁可发展慢一些,“祸国殃民的事我们绝不能干”。

  引进广东粤景集团投资成立的黑龙江粤景纸浆有限公司,已成为通河工业发展的新“引擎”。从2004年组建至今,杜宇新一直十分关注企业的发展。此次通河之行,他提出一定要去看看企业的新变化。

  第三次走进浆纸车间,杜宇新熟稔地穿行于机声隆隆的车间。得知该企业正在改造设备、积极扩张,目前已实现年利税增长20%,杜宇新鼓励企业负责人要加快发展,为拉动地方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把需要给农民解决的问题排一排序,优先解决那些群众最迫切、最盼望的事情

  27日下午,听说市委书记来到通河县凤山镇,青山村下青山屯的农民们自发聚到村口当“导游”,兴致勃勃地拉着杜宇新参观自己的新家。

  下青山屯原是岔林河伐木工人暂居点,由于村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与外界的交通仅靠一条木船,每到汛期,农民出行、就医、上学、生产物资运输都十分困难。

  2006年,通河县政府筹资185万元,为下青山屯规划建设了950平方米的新型住宅小区,并实现了自来水、室内厕所、有线电视100%入户,22户农民喜迁新居。

  在农民李凤明家,聊起迁居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杜宇新说,新农村建设是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广大农民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走村串户,杜宇新看水、看路,多次询问村屯干部和广大农民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是什么。杜宇新说,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把需要给农民解决的问题排一排序,集中财力优先解决那些群众最迫切、最盼望的事情。

  在两地村屯,杜宇新还查看了多家农家药店连锁店和“万村千乡”农家店,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快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网络向农村的延伸。

  调研期间,杜宇新还到位于通河县境内的大庆方6井、通河松花江大桥等作业、施工现场,看望慰问了钻井工人和建设人员。

责任编辑:吕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