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白血病女孩用父血获新生
2007-03-31 09:59:5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李玲 白林鹤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小雪走出无菌病房
  东北网3月31日电   30日,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女孩张雪,在接受骨髓移植手术后,走出了哈医大一院的无菌病房,这代表着父亲移植给她的“异位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意味着,今后没有同胞兄弟姐妹的白血病患者,可以接受父母的骨髓移植,获得新生。

  来自伊春市的小雪今年9岁,聪明伶俐。从去年6月份开始,她感觉浑身乏力、腹胀,到哈医大一院检查被确诊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小雪的病情发展得很快,如果继续发展将转变为急性白血病,救治的惟一方法就是马上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是小雪是独生女,而且在骨髓库中也没有相匹配的骨髓。在全家人感到绝望的时候,医院传来一个好消息:小雪的父亲与小雪配型成功,属于半相合型。但是这种“异基因半相合移植”存在排斥反应等并发症,而且父女俩的血型不同,移植难度和风险性非常大。为了挽救小雪的生命,周晋教授带领的哈医大一院血液内科医务人员决定挑战高难度。

  今年1月23日小雪进入无菌病房开始治疗,2月2日接受了骨髓移植。移植后,小雪曾出现肝脏损伤、溶血等并发症,在医护人员的悉心治疗护理下得到了有效控制。2月15日小雪9周岁生日的这天,医生惊喜地发现小雪的血象恢复正常,这标志着骨髓移植成功。小雪在生日这一天重新获得了父亲给予的第二次生命。

  小雪骨髓移植已经近60天了,其造血恢复正常,血液基因已经转为其父亲的基因,没有严重的排斥反应,可以离开无菌病房,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据介绍,在骨髓移植手术中对免疫系统组织配型位点要求很高,配型位点全相合为6,相合程度越高排斥、术后反应就越低。同胞兄弟姐妹是首选,有25%的机会完全相符,父母与子女的骨髓血只是半相合。在小雪和父亲的骨髓配型中,配到了4个位点。我国目前多为独生子女,很多白血病患者没有同胞兄弟姐妹,只能从骨髓库中寻找相匹配的骨髓,但是几率极低。这使得我国加大对“异位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研究,目前技术水平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哈医大一院此次的“异位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标志着该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责任编辑:张晓军